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初中语文 > 中考试卷

中考段落理解专项训练

[移动版] 作者:佚名

中考段落理解专项训练

一、 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佳句,它曾引起多少人的遐想啊!

②“明月几时有”呢,几乎人人都会答:每月十五(农历)月儿圆。这个答案既对,又不对。今天,站在地球上作出这样的回答是对的。可是,如果从天文学的角度进行考察,或上溯亿万年,或下推亿万年,这个答案就是错误的。这是为什么呢2还得从“明月几时有”说起。

③“月有阴晴圆缺”,道理何在?这是由于月亮是绕着地球旋转的,它本身不发光,而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当月亮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的时候,对着地球的一面太阳光照不到,因而我们看不见它。当它沿着轨道继续转动,我们就可以渐次看到峨眉月、半弦月、弯弓月了。当它正好转到和太阳相对一面的时候,一轮玉盘似的皎月,就会高悬夜空了。可见“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

④今天,月亮绕地球一周需要29.52天,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它,也就是经过一圆一缺这样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明月十五有”是对的。然而,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不是从来就是如此呢?

⑤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表明:4亿年前,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今天的3倍,这就是说,当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需9天,也就是说,那时一个月不是30天、29天,而是9天。“明月”不是“十五有”,而是( )有。有关资料还告诉我们:7千万年前,月亮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是逐渐变长的。可以预料,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每个月将会变成40天、50天,明月也会变成“二十有”或“二十五有”了。

⑥这似乎是奇谈怪论,其实这并不奇怪,这是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道理。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速度本身也在“运动着”。所以说,“明月几时有”的答案历来是不固定的,将来还是这样。任何想把这个答案固定住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

1.要想读懂一篇文章,必先读懂每一段文章,请将本文第2、4段的大意写在横线上。

第1段:提出本文说明的对象(问题)。

第2段:_________。

第3段:月缺月圆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有关。

第4段:___________。

第5段: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从来就未固定,将来也是这样。

2.这篇说明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请看下面一则消息。

本报云南昆明5月16日电一支由环境生态学家、景观规划人员、水文地质学家和新闻记者等组成的科学考察队15日由昆明启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活动。

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的横断山脉中段,雄峰并峙。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在幽险的峡谷中并肩而行,三江相伴相随咆哮奔腾400公里。这里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突出,景观奇特。科考队此行的目的正是要揭开世界罕有的三江并流奇观的神秘面纱。

(选自1999.5.17《人民日报》,有改动。)

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连标点不超过20个字。

三、给下面一段文字的开头补写中心句,即论点。直接写在横线上,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 。厨师烧菜要讲究火候,生病服药要掌握剂量,批评、表扬要注意分寸。“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过”就是“过火”“过了头”,这却往往被人们误以为好。其实,过了头,常常也会把好事变成坏事。

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被人们称为京九铁路龙头的北京西客站,建筑面积比老北京站整整大6倍,并集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服务设施于一体,犹如一座金碧辉煌的现代化宫殿。

俯瞰西客站全景,象征新京门的北站房长740米,高102米,恢宏的钢结构拱门架设于站房正中。

拱门高52米,宽45米,上部建有1个面积500多平方米、高度超过天坛祈年殿、重达180o多吨的三重檐四角钢制方亭,四周另有4个小方亭与其相呼应。南站房琉璃飞檐,屋顶有近千米的朱红色长廊,将众多亭台楼阁连成一体。远远望去,灰黄色黄岗岩墙面的站房高低错落,楼台参差,玻璃雨棚别致明快,螺旋彩车道协调流畅。北京西客站规模之宏大,景象之壮观,不仅为中国建筑史上空前绝后,而且在世界上也堪称绝无仅有。

整个车站平面是工字形布局,南北开口,上进下出,高架候车。地下大厅党86米,长217米,贯通南北,连接上下,是旅客进出站和换乘铁路与地铁的主通道。车站中央有4个层面,上层为高架候车厅,地面层为铁路车站,地下层为出站大厅,最下层为地铁车站。旅客可以从南北站房的中央大厅进站,乘自动扶梯到上层高架候车厅,通过18.8米的高大通廊进入分布在两侧的6个候车厅。乘小汽车来的旅客则可由广场上螺旋坡道直接到达高架候车厅。售票大厅和贵宾候车厅则分别在中央大厅的两侧。北站房大拱门两房主楼的第二、第三层有各种旅客餐厅和商店,东西附楼则为旅客提供住宿、娱乐、餐饮等多种服务。南站房内有客票管理中心、行车集中控制室以及各种客运延伸服务设施。

1.分别概括第2、3两段的内容。

第2段:_________

第3段:_________

2.第2段的写作顺序是(   )

A.先写北站房建筑,再写南站房建筑。

B.先写俯瞰西客站建筑,再写远望西客站建筑。

C.先写西客站的全貌,再分别写北站房、南站房的建筑。

D.先写对西客站建筑的俯瞰和远望,再作总体评价。

3.下面对第3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车站中央有四个层面,地上、地下各两层。  B.整个车站共设6个候车厅。

C.旅客可乘小汽车直接到达6个候车厅。  D.旅客进站、出站都要经过候车厅。

查看更多中考复习 段落理解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