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左边的关爱
九年级四班 贺艳华
母亲的关爱是一片阳光,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母亲的关爱是一泓清泉,即使在风尘蒙沙的心灵岁月里,也能让你感受清澈澄净的淡定:母亲的关爱是一株树,即使拿节轮回——题记,也依旧甘愿撑起一片绿荫固守那苍老的家园。
我惊奇地发现每次和妈妈逛街,她总喜欢走在我的左手边。刚开始发现时,我以为是自己习惯了在右边走,于是便偷偷绕到妈妈身后,走到她左边去。可是不一会儿,妈妈在和我讨论着嘴边话题的时候,悄悄绕过我,又回到了我的左边。妈妈似乎并没有刻意这么做,还在跟我继续讨论着刚才说到的话题。看似不经意的动作,我却诧异极了,不明白妈妈这样做的用意。
如果不是那件事,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明白妈妈为什么始终走在我的左边。
那是在去年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漫不经心地逛街。“丁零零”,突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车铃声,还有一个急匆匆的声音:“喂,让一下,让一下。”回头一看,是一个行色匆匆的年轻人,把车子蹬得飞快。由于避让迎面而来的汽车,自行车向我直冲过来。情况十分紧急,而我却惊慌得不知所措。妈妈急忙把我拉到一边,用身子护住了我。我和妈妈同时被撞倒。妈妈倒在地上急切地问我有没有事。
“妈,我没……没事。”我惊魂未定地回答。“真没事吗?”妈妈一边问,一边仔细帮我检查有没有受伤,全然不顾自己有没有受伤。“哎呀,你的腿流血了!”伴随着围观路人发出的一声惊叫,我这才发现,妈妈的左腿已被刮破了皮肉,滴着殷红的鲜血,红得那样触目惊心。
那一瞬间,我突然醒悟,一直以来,妈妈为什么要走在我的左边。原来她是把安全留给了我,把危险留给了她自己。我忽然感到非常内疚:妈妈十几年如一日的付出,而我却丝毫没有察觉。一朵花能散发出大地的芬芳,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个微小的动作就是爱的表达啊!妈妈那样地关爱我,而我却始终没有回报过一点。
在回家的路上,我毫不犹豫地牵住妈妈的左手。妈妈一愣,侧头看我。我对她笑一笑说:“妈,今后女儿我要走在你的左边。”妈妈笑了,那是欣慰的笑,似乎觉得她的女儿已经长大。
这来自左边的关爱…
【点评】单看这篇作文的题目就让你疑惑,怎么非得是“来自左边的关爱”,右边就没有?所拟题目具有吸引力,让读者有兴趣读下去。开头第一自然段设下悬念,给文章打了一个总“结”,为下文的层层解“结”作下铺垫。第二自然段巧妙过渡,要言不烦。接下来发生的事件,小作者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写得惊心动魄,情景逼真。尤其是在“车祸”发生后受伤重的妈妈全然没有知觉,只关心自己的女儿,在路人的惊呼下才发觉腿流血的描写令人感动。经过前面的叙述第四自然段的感悟丝毫不显矫揉造作,反而显得水到渠成,使主旨得以升华。小作者并没有就此罢笔,第五自然 段又以一小段动作、语言及神态描写,让我们高兴地看到“女儿已经长大”。结尾简洁有力,韵味悠长。
关爱无处不在
九年级一班 孙玉涛
在寒冷中最先死去的不是没有衣服的人,而是自私的人:只有相至拥抱才能带来温暖。
——艾青
关爱犹如淙淙甘泉流过人的心田,清爽无限;关爱犹如美妙夜曲荡漾耳边,甜蜜难忘;关爱犹如阵阵春风拂去忧愁,愉悦温暖……
关爱就像一个美丽的精灵,在人们的生活中飞来飞去,无处不在。
我曾经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位老奶奶座位旁边的车窗玻璃坏了,她又看不见,风吹着雨丝打在她的身上,这时售票员撑起一把伞挡在窗子上。一会儿,售票员因为要售票,神情略带一丝焦急,一位小伙子看出了她的心思,接过了伞。一会儿,小伙子到站了,另一位乘客又接过了那把伞…
随后,我也想接过那把伞为老奶奶遮风挡雨,但我刚要伸手,伞已经到了别人手里。当时我想,那把伞的温度一定很高很高,因为它上面凝结着浓浓的爱。,有一对夫妇喜迁新居,不巧的是第一夜就停电,室内室外,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就在这时,对门邻居的小女孩匆忙跑过来问:“阿姨,请问您有蜡烛吗?”“没有!”,少妇冷冷地答道,“咚”的~声把铁门关上,“真是的,我们刚搬进来就跑过来向我们借东西!喂,以后得谨慎点,听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