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读书要心、眼、口三到”的理解
南宋大儒家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起初,我对这个句子始终弄不透彻,理解起来总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并且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先说“心”,再说“眼”,最后说“口”呢?这句话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我对这个问题较上了劲。于是我下决心,一定要弄明白这句话的真正涵义。
查阅资料、询问同学……一系列“程序”之后,我对这句话有了初步的理解:只要心到了,眼神才会集中,眼神集中,能思考问题,才能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但心里觉得还是意犹未尽。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老爸不断从书店、办公室带回学生类报刊杂志,供我阅读、学习。我总是囫囵吞枣,三下五除二就“解决”完一本书。我用自己的压岁钱,在书店买的一些书,都很快“看”完了。可我什么体会,什么好词,什么佳句,知之甚少,收获甚微。我很是不解:千辛万苦读完了这么多书报,怎么还是懂得不多?是不是对这句话理解还不深刻呢?直到有一天,我在一册书上再次注意到了朱熹的这句名言。我开始反思,但反思得很浅,只知道读书要认真。可归根到底,我仍然不懂。于是我请教老爸。老爸说了一大堆,我才明白:首先要心到,该干什么就干什么,阅读文章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三心二意;其次要眼到,阅读文章,心眼合一,反复思索,并试着自己解答;第三要口到,在课堂上踊跃举手发言,并结合老师和同学的回答认真地做比较、分析,最后认真地总结和完善,从而把文章读懂读
透。这才是读书要“三到”的真正涵义。
从那以后,我把这句话铭记在心,时刻对照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时刻督促自己。在这句话的鞭策、指导下,我阅读轻松,下笔轻松,语文成绩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名言是用来激励或者提醒人们的警句。 如果你问我挑哪一句做为自己的座右铭, 我会挑 "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 。是的,这句话一点不错,通过四年级那件事 后,我的感触更深了,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四年级期末考试的事了。 那次考试由于我的全面发挥, 考了个不错的分数, 幸 而登上了年级第二的宝座。我很兴奋,爸爸妈妈也很高兴。但那作为 " 职业教师 " 的妈妈,还是对我说了一大堆 " 让我不能骄傲啊 " , " 要谦虚呀 " 之类的话。可我早已 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妈妈的话我是左耳进,右耳出。完全不予理睬。上学、放学走 在路上,总听见许多同学在窃窃私语: " 呀,他就是年级第二啊! "" 就是,听说第 一名只比他多 0 。 5 分呢! " 我听了这些话后便开始更自大起来。上课吃零食,开小 差,不是和同学说话,就是到处传纸条。更离谱的是,有时我还用语文、数学书挡 着,在下面看漫画书。同桌老是提醒我,我也是置之不理。一次,同桌见我老毛病 又犯了,便开始劝我: " 你,你在看,我就告诉老师。 "" 去吧,去吧,反正我是年 级第二,谁怕谁啊! " 我狂妄地说道,因为我知道他胆小,不敢告诉老师,果然, 他没有那样做。
时间飞逝, 转瞬之间半学期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去了, 同桌也不再理我。 又到期中 考试了。 因为前几次小测试我都拿了高分, 这让原本自大的我更加狂妄了, 根本没 把考试放在心上,自认为一定是高分,结果试卷发下来,我数学只考了 81 分,连 全班 30 名都排不上号,一向是 " 语文强人 " 的我只考了 90 分,排在 20 多名。老师 叫我去办公室谈话。一进办公室,老师便开口了: " 张琛,你怎么了,你以前不是 这样的呀,是不是有什么事啊,告诉老师好吗?听了老师的话,我心中一阵惭愧: 老师还是信任我的啊。 于是, 我把半学期的学习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老师听 了,意味深长地说: " 老师送你一句名言,希望你记住它,不要违背它。这句话你 应该听说过, 就是: " 虚心万事能成, 自满十事九空。 ‟ 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 我点点 头,开口说: " 只要虚心,什么事都能成功;如果骄傲,什么事也不会成功。 " 老师 满意地点点头。
"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 ,从此就成为了我的座右铭。我想:这句话将伴随 我一生,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光阴似箭,短短人生能够经历多少春 夏秋冬?其实, 这一切的一切只在于你弹指的瞬间, 当你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而 有意义,才会无愧于心。
医生说: " 时间是生命 " 。
当每位病人踏进医院的那一刻, 他们才急匆匆地将生命汇对成了时间; 当我们 年逾化甲, 才知道这时的分分秒秒是如此美好; 当后悔降临到你我身上, 才会发现 时间如同生命般重要。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说过: "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你 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 诚然,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他为 社会创造的价值,但这种创造的价值却是随时间的延续来实现的。
满腹经纶的学者说: " 时间就是知识 " 。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便验了那句话。历数古今中外一切大有建树者,无 一不惜时如金,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把时间看成是自己的财产, 德国诗人歌德把时间 比作资本,鲁迅先生对时间的认识更深刻,他说: "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 挤,总还是有的。 " 因此,我们更应抓紧时间每分每秒,用好每分每秒,只有当我 们善于利用零星的时间,才会做出大的成绩。
经济学家说: " 时间就是财富。 "
20 世纪 90 年代初, 中国辽宁青年参观团在日本出席一个会议, 出国前团长准 备了厚厚一叠发言稿,可是届时日方官员递上的会序表却写着: " 中方发言时间 10 点 17 分 20 秒至 18 分 20 秒。 " 发言时间仅为 1 分钟。这在那些 " 一杯茶水一支烟, 一张报纸看半天 " 的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而在日本却是极为平常的。日本从工 人到学者, 时间观念都非常强, 他们考核岗位, 工人称不称职的基本标准就是在保 证质量的前提下单位时间的劳动量, 时间一般精确到秒, 正是由于他们这般惜时如 金的作用,才使得日本二战之后,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对于学生,尤其 是我们新一代的中学生来说, 时间是财富、 是资本, 我们要合理利用它而不是肆意 地挥霍。时间如金钱,稍纵即逝,纵使你有万贯家财,但花钱如流水的你总有一天 会将它挥霍殆尽,时间不也是如此吗?
时间好似一匹千里马, 如果你不能很好地驾御它, 它便脱开缰绳飞奔而去。 所 以,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勒紧缰绳,驾御这匹千里马奋勇向前。
在第一单元中,我得到了一句特别好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 思是说,读的书多,你写作的时候就会像有神灵在帮助你一样。这句名言,让我 大受启发。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我星期六就会去书店看书,因为妈妈星期六上班,没有 时间带我,她只好把我送给书店。我看的书可多了, 365 夜故事,女生日记,公 主故事大全,王子故事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