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三班王婧雯
我们初一的学生,大多是十四五岁的青少年。我们有着对知识的渴求,也有着对很多明星的追捧与向往。我们非常崇拜周杰伦、李宇春以及今年的快乐男生陈楚生、魏晨、苏醒等等。一提到他们我们就发狂,就都争先购买他们的歌碟、海报。相反,对那些为祖国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我们却知之甚少。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是的,崇拜是一种向往,但它不同于盲从,我想我们中学生在这个方面应该更理智一些才行。
其实我也喜欢周杰伦,虽然他并不很帅(我以为),但是他的说唱功底却是无人能及的。现在的中年人,尤其是老年人,甚至包括一些青少年都非常讨厌他,因为他们认为他的歌都是念出来的,而不是唱出来的,没有什么滋味和内涵。我想如果你多听几首他的歌,便会发现他的歌其实不只是说唱,即使是说,说得也很有节奏,极有律动感。而且其实他的歌大部分还是以唱为主,比如他的《夜曲》中的那段用琵琶加上现代乐器演奏的音乐,真的是很好的听觉享受;而《听妈妈的话》则是用平和的音调唱出了自己对妈妈的爱;在《霍元甲》中甚至还加进去了戏曲的成分……虽然我也不是很喜欢他那没完没了的说个不停的唱法,但他所哼唱出的空旷境界却深深地吸引着我。如果他没有什么功底,也早就江郎才尽了。当然我十分推崇他,还因为他不光会唱歌,还开着公司,被人称为“周董”。今年他又自编自导了一部电影《不能说的秘密》,又成了名符其实的“周导”。
我虽然喜欢他,却并不是盲目地崇拜。我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一样全面发展,而不只是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我十分羡慕他受人追捧时的情景。我经常想,如果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高中或者是好的大学,我们村子里的人一定都会“赞”我几句的,而那些学弟和学妹们也一定会像追捧周杰伦一样敬仰我的。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种感觉啊!
当然这种对于明星的崇拜要是过于盲目甚至畸形的时候,也就非常地不应该了,比如今年所流传的杨丽娟事件。她为了能够到听刘德华的演唱会,竟然让自己的父亲去卖肾,甚至最后把她父亲给逼死也无丝毫的忏悔之意。这就是盲目地崇拜。它使人失去了人生的意义,使自己的人格变得萎缩,甚至失去了人性。这种“追星”还有意义吗?我们去追星,应该本着健康、阳光和理智的原则,而不要盲目地去追捧,去崇拜。
是的,我也追星,可是我以为我没有错。因为我不是痴迷,不是盲从,更不是失去了理性。我也没有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上面,对我来说这只不过是学习生活之外的一个爱好罢了。怎么样,我还算一个合格的追星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