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写作 > 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一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移动版]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11-07

写作指导一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作文、作文,难死个人!”“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些,成了某些学生的口头禅。其实啊,作文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

作文与说话本是一回事。人,每天都要说话。人们平常说话时,何曾有为难、发愁或劳累的感觉呀?作文呢,其实就是说话,只是不用口而用笔罢了。对此,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换句话讲,把嘴说的话用笔记录下来,就是作文。也可以说,凡是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会写作文。因为:平日说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想说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写。

1.说什么就写什么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像百花筒,像七彩阳光。校内、校外,同学们聚集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说话,都说一些什么内容呢?无非是向别人讲述自己每天或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把自己用口说的这些内容,改用文字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就是作文,就是文章。换句话说,同学们作的哪一篇文章,能离得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做呢?例如:

自画像

我姓王,名鑫。“王”就不用说了,是爸爸传下来的姓。“鑫”呢,从字体上看是三个“金”字落在一起,也许是爸爸妈妈希望我长大了当“大款”。

我现在已经度过了12个春秋了。

我长得不算好看,大脸盘,一双不大的眼睛,高鼻梁。

我的优点很多,但最大的优点就是争强好胜。记得那是在上学期,我参加了中心校举办的作文选拔赛。那时,我满有把握,心里想:肯定能被选上。可是,事实却与我想的相反,我落选了。当消息传来的时候,犹如晴天霹雳,在我的头上炸响。我放学回家,实在是控制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妈妈见我哭得如此伤心,问明了原因,说:“这说明你作文水平不高。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嘛!这次失败了,我们还有下一次的机会。以后的机会还多着呢!”我听了哭着说:“失去了这次机会,恐怕小学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说着,我又哭了起来……

我的缺点也不少。上课的时候,我经常搞小动作、说话。就因为这个,老师时不时地盯着我所在的这一片。有时候,我上课说话,老师还把我叫起来。因为有这个毛病,我感到很烦恼。我有意克制自己上课不说话,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嘴巴老想说。

同学们,你们对我有些了解了吧!对我有什么看法,请快告诉我。

这篇短文就是小作者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向新任课教师介绍自己时说的话。课下,她把自己说的内容用文字详细记录下来了。瞧,这不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吗?同学们不妨也试一试,先向伙伴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笔来把自己的“像”画下来。

【思考练习】

(1)为什么说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会写文章?

(2)先向伙伴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笔来把自己说的话记录下来。

2.要说真话,写真话

平常,同学们凑在一起,总要说真话,说自己的心里话。除非想有意欺瞒对方,人才说假话。说假话、谎话不好。为什么要说真话呢?说真话,说发自内心的实在话,怎想的就怎说,这是一种良好的品格。也只有说真话、实在话,别人才爱听,才能感动他人。说假话、谎话,心口不一,让别人厌烦,不能感动自己,又岂能打动他人呢?

作文的目的,无非是要别人了解自己,表达自己喜怒爱憎的思想感情,进而感染、打动读者。因此,作文也一定要写真话,写实在话,写自己的心里话,不能说假话、谎话。这是作文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例如:

我眼中的爸爸

天底下,我最不欢迎的就是爸爸,因为跟他在一起,我处处不痛快。

就拿这个星期天的事来说吧。我家对门的戴云哥哥参加山东省中学生运动会回来了,得了两枚金牌和一枚银牌。妈妈兴致勃勃地把奖牌拿来给家里人看,只见那闪光的金牌和银牌,系在鲜红的缎带上,沉甸甸的。全家人都替他高兴,我更是佩服极了。妈妈顺手把三枚奖牌挂在我的脖子上,爸爸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儿子,好不好看?”我羞红了脸忙点点头。爸爸忽然让我把奖牌送回去,我拿着奖牌往外走,心想,爸爸肯定又有什么阴谋,要不然不能让我这么快就送去。果然不出所料,我一回来,他的脸色已晴转多云。只听爸爸说:“超超,你看了这些奖牌有什么感想?”你看看本来高高兴兴的事,又弄这么复杂,让我谈什么感想。戴云哥哥从小爱好体育,又受训练多年,我和他是井水河水两回事,哪有什么感想。可我又不敢不说,只好说:“向他学习呗!”爸爸脸一沉说:“就这么一句?不行,去屋里好好想想!”我憋了一肚子气又不敢违抗,只好像士兵一样绝对服从命令,进自己的屋“好好想想”。

再说家里每天刷碗、倒垃圾,本来是妈妈全部承包,无怨无悔。可是爸爸却偏偏让我干,他和妈妈袖手旁观,还不时地挑毛病,说什么从小就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他平时爱给我买书,我是很欢迎的,可是我读完了,他却要我讲给他听,或给我提出书中的问题,稍有疏漏,就又遭顿训斥,说什么要认真看书,勤思考,不能看热闹。再比如,在家做作业,随便轻松一下,可爸爸却不让,“玩就玩,写就写,要讲效率。”嗨!反正他都有理,处处跟我过不去。就连玩,我也玩不好。记得有一次,爸爸带我到烟台山公园玩,本来玩应该是很开心的,可是爸爸一在就不一样了。他给我讲烟台山的来历,讲灯塔的用处等等。我必须得认真地听,因为爸爸随时会考我。所以他带我去玩,就和上课一样得全神贯注,这能叫玩吗!

爸爸不让我痛快的事情太多了,几乎天天都有。哎!什么时候我才能欢迎爸爸呢!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说真话,写真话。文章一开头,作者就直言不讳地道出“天底下,我最不欢迎的就是爸爸”;然后,便讲述爸爸“处处让我不痛快”的事例;结尾,再次强调“什么时候我才能欢迎爸爸呢”。透过小作者这些真实的心里话,一个在生活中事事注意培养教育儿子的严父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尽管小作者可能一时还没有认识到父亲的这些良苦用心,还没有体会到父亲那滚烫的情怀,误解了父亲;可是小作者勇于说真话、写真话,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思考练习】

(1)作文,为什么要说真话、写真话?

(2)以《××,我想对您说》为题,向父母或老师写一写心里话。

3.怎么说就怎么写

人在平常说话时,除要有意模仿他人之外,一般都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因此,由于性别、年龄、性格、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所致,所有人说话的特点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说话的个性和“棱角”。这就好比人的长相,是各有特别之处的。个性、特点,这就是美,是不分优劣的。

作文呢,也是如此,提倡:嘴上怎么说,手就怎么写,即“我手写我口”;写自己想说的话、爱说的话,不说空话、套话,不刻意追求、模仿他人说话的腔调儿。这样,由于写了自己想写的情景,说了自己喜爱说的话,贴紧了现实生活,抒发了真情实感,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就容易做到内容具体;生活气息浓厚,语句表达顺畅,有特色。

可以这样讲:“解放”自己的口和手,着眼于现实生活,紧紧贴近生活的脉搏,随心所欲,怎么说就怎么写,平日爱怎么说就怎么写,充分体现自己的语言个性,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秘诀”。例如:

爱唠叨的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她什么都好,就是有一条:爱唠叨。这也是我和爸爸最受不了的。

“何扬!”妈妈看到闲极无聊的我大声说道,“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有空儿多读会儿英语,放假多少天了,英语书连摸都不摸,开学以后……”“又来了,真烦,我去还不行吗!”我小声嘟囔着,不情愿地走进了小屋。“还有你,何新,星期日一大堆衣服不洗还看电视!去,快去!”“哎呀!知道了!知道了!”爸爸也放下遥控器急忙朝洗衣机走去。

我们家就是这样,我和爸爸总是受“老妈”的压制。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只好默默地忍受她那喋喋不休的唠叨。

有一次,我正在玩游戏机,妈妈干完了活,走进了大屋。“又玩上了?”我感到势头不对,回头一看妈妈的脸:这张脸拉得老长,眉毛也由“10点10分”变成了“11点5分”。“刚开始玩,不过10分钟,再说,作业也做完了。”我试探道。

“我最反对你玩游戏机了!玩游戏最费眼睛,你的视力是5.3,应该好好保护。再说你有空干点什么不好,看书、画画、打球,非要……”我虽然有自己的一大套反驳妈妈的话,只是不想听她那无休止的唠叨,无奈只好将游戏机关上。

妈妈平时还非常爱干净。只要她回家时看到家里的“脏、乱、差”现象后,就一下子变脸且把矛头指向我和爸爸:“我一不在家,你们就把家里折腾得乱七八糟,还得我来收拾……”我们立即放下手中的事,一边忙着答应,一边以“每秒120个动作”的速度收拾家务。

说起来也怪,唠叨是不爱听,可是听惯了不听还不行。

长时间的家庭生活已经把“妈妈”和“唠叨”融为一体了。如果没有“唠叨”就没有妈妈,如果没有“妈妈”就没有“我们这个家”。看来唠叨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唠叨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我爱我的妈妈,我爱她那喋喋不休的唠叨。

读了这篇习作,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的语言非常随便,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我和爸爸总是受‘老妈’的压制。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张脸拉得老长,眉毛也由‘10点10分?’变成了‘11点5分’。”“我们立即放下手中的事,一边忙着答应,一边以‘每秒120个动作’的速度收拾家务。”“说起来也怪,唠叨是不爱听,可是听惯了不听还不行。”也正是因为语言这样随便,文章才显得这么生动,耐人寻味。

【思考练习】

(1)作文,为什么要提倡怎么说就怎么写?

(2)以《那次,我真的很____》为题,写一写自己当时高兴、生气或委屈的情景。要求平日怎么说就怎么写。 

写作指导二 学会留心周围事物

学会留心周围事物

“内容”(写什么)决定“形式”(怎么写),作文材料是排在第一位的,是压倒一切的。作文时,无话可说,没的可写,这是最让人犯愁的事。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呢?出路有若干条,其中学会观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留心生活的习惯,是最为重要的途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曾说:“生活,无非是一堆细小情况,而最伟大的热情就受这些情况管制。”

有人可能会抱怨说,现在的生活很单调,自己生活的周围更是枯燥、乏味,没有什么可观察、留心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百花筒,今日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充满七彩阳光。只要我们注意观察、感受一番,就会发现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可以入文;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周围的生活,认真地想一想,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看似很不起眼儿的小事,但确确实实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简而言之,生活中有写不尽的内容。可以说,生活处处皆文章。就怕蒙住自己的眼睛,塞紧自己的耳孔,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学会留心周围事物,不是一件太容易做到的事,需要迈好“三步”:第一步,学会跟踪观察;第二步,学会定向观察;第三步,学会随机观察。

4、学会跟踪观察

跟踪观察(也可以叫做追踪观察),就是对生活中的某一个事物或者自己周围的某一个人物,进行连续的、多次的、反复的观察(这种观察,一般不是一次两次能够完成的),从而获取具体、详实的作文素材。这是学会观察、养成留心生活习惯的最初始的阶段。

比如,同学们经常吃某种蔬菜(或水果),但不见得就能很好地把它写出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这种蔬菜(水或果)不是真正了解、熟悉。要想写好这种蔬菜(或水果),就需要对它的生长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做到观察一次就及时地如实记载一次。若生长过程太长,要作好计划,定期观察,并一一记下这种蔬菜(或水果)不同阶段的外形、颜色等。这样,就为写好这种蔬菜(或水果)做了充分的准备。

又如,同学们从小就生活在妈妈身旁,终日享受着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但不见得就能出色地把《我的妈妈》、《妈妈的一天》、《妈妈的星期天》这些文章写出来。其中根本原因还是对妈妈所付出的一切,不十分地了解、清楚。这就需要对妈妈进行跟踪观察,捕捉更多、更为感人的作文素材。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习作,想想文章为什么写得这样具体、引人。

金丝熊

我家养了一只金丝熊,它既是一个小笨笨,又是一个机灵鬼。

金丝熊披着一件淡粉色的“绒毛大衣”,摸上去,非常柔软光滑。它的脑袋尖尖的,是小三角形。它的两只眼睛又黑又亮,宛如两颗黑色的玛瑙。它的耳朵很小,但是很灵敏,不然,怎会有一声风吹草动就吓得它躲在墙角里呢?它的鼻子真是小巧玲珑,绿豆般大小的黑鼻头上有两个小洞洞,那就是它的鼻孔啦。它的嘴巴翘翘着,仿佛在跟谁赌气。它的四肢下,长着五趾叉开的小爪。它的尾巴很短,还微微翘起,走起路来还左右摇摆。

有一天晚上,金丝熊趁我在看电视,把它的“小屋”咬了一个大洞,跑出去玩了。第二天清早,我被一阵“扑扑”的声音吵醒。原来,金丝熊玩了一个晚上,玩累了,想回自己的“小屋”去睡觉,可是怎么也找不着洞口了。真是个小笨笨。

一个暑假的中午,我切了一些萝卜条喂它,它用小爪捧起萝卜条的一端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随后,一条、二条……几分钟就吃光了。我正想称赞它吃得快,忽然发现,它那尖尖的头变扁了,太奇怪了!我想仔细看看这是怎么回事。这时,它正背对着我津津有味地品尝萝卜条。我看了它一眼,心想:这又是哪里来的萝卜条?我一定要解开这个谜。于是,我便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回屋,又马上躲到离金丝熊比较近的一个衣柜后,静静地看着它的一举一动。金丝熊身体使劲地蠕动。突然间,它嘴里涌出了一根萝卜条,接着,两根、三根……不一会儿,就堆起了一座“小山”。然后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我想起《十万个为什么》里给我们的解答是,金丝熊嘴的两侧有两个囊,为了让自己吃得多些,便把食物藏在囊中,当想吃的时候,便把食物弄出来,独自享用。小小的金丝熊,却有那么多鬼点子,真是个机灵鬼。

金丝熊,我真喜欢你。

这篇习作写得很出色。文章中,详实而生动地描述了金丝熊可爱的外形,趁小主人不注意逃出“小屋”却迷途难返的情景,为吃得多些而把萝卜条藏在囊中的秘密。文章之所以写得如此具体、引人,这全是小作者跟踪观察的结果。

【思考练习】

(1)什么叫跟踪观察?为什么要学会跟踪观察?

(2)跟踪观察“妈妈下班之后”或“妈妈的星期天”,然后以《妈妈下班之后》或《妈妈的星期天》为题,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5.学会定向观察

定向观察(也可以叫做有重点的观察),就是对生活中的诸多人物或事物,进行有方向、有选择、有重点的观察,从而获得具体、详实的作文素材。这是继“跟踪观察”之后,学习观察,养成留心生活习惯的第二个阶段。

例如,要同学们写《我尊敬的一个人》。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家庭成员、亲戚邻里、学校教职工等广大人群中,进行有选择的、有重点的观察,进而发现和积累足以表现这一人物某一方面品质的作文素材。

又如,教师要同学们在本周写出《我的小伙伴》或《他,真值得我学习》这些作文。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兄弟姐妹、周围亲朋好友、学校同学伙伴等众多人物中,进行有方向、有重点的观察,进而发现和积累足以表现这一人物的、动人的作文素材。

为了发现和积累表现写作对象身上更生动、感人的素材,在定向观察的基础上,当然也可以作一些跟踪观察。如下面这篇短文:

我的爸爸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崇拜的人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崇拜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个才不出众、貌不惊人、四十开外的普通工人。他长方脸,扫帚眉,大眼睛,经常穿一身半旧的中山服,一双总不离脚的打着补丁的鞋。

爸爸是一个俭朴的人。他常说:“现在咱生活好了,但仍需要俭朴,没听歌中还唱‘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嘛!”爸爸的一个背心,不知穿了多少年,缝了又缝。为此,我劝爸爸:“您买个新背心,又花不了多少钱。买一个算什么!”可爸爸却说:“这个背心还能穿,凑合着就甭买了!”唉,真是的。听,弟弟也和爸爸开玩笑呢:“爸爸总和这背心形影不离,好像这背心跟您感情有多深似的。”爸爸听了,只是扑哧一笑。爸爸俭朴可不是这一件事,多着呢!

吃饭的时候,总能看见爸爸吃剩菜、剩饭。瞧,别人都吃着香喷喷的米饭,不住地往碗里夹着炒鸡蛋、花生米、炒芹菜……爸爸却啃着昨天的剩馒头。我又开了腔:“您是何苦呢,放着新做的饭不吃,吃剩饭。”爸爸笑着说:“没关系,馒头就咸菜,挺好吃的。再说,这剩饭没人吃,扔了怪可惜的。”接着,又啃起干馒头来。

爸爸在吃穿方面俭朴,在工作上更是注重节省。前几天,厂里要爸爸写材料。爸爸就从早到晚琢磨起来。用的纸恨不得每个角落都写上字,更甭说背面了。我又对爸爸说:“您怎么这么傻,纸又不是咱家的,公家的还不随便用!”爸爸说:“公家的就是国家的,国家的就更不能浪费!”

啊,爸爸的形象是那么深刻地在我的心灵里打下烙印,它督促我永远做一个俭朴的人。

在众多值得尊敬、爱戴的成员中,作者定向观察的是自己的爸爸。在确定了重点观察对象的基础上,作者又少不了进行一番细致的跟踪观察。正因如此,小作者才发现了这么多优秀的作文材料,以致从衣、食、用三个方面表现了爸爸俭朴节省的好品质。

【思考练习】

(1)什么叫定向观察?如何进行定向观察?

(2)定向观察学校中的老师或同学,然后以《我尊敬的一位教师》或《值得我学习的一个同学》为题,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出来。

6.学会随机观察

随机观察,就是在自己的生活领域内,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及时捕捉生活中各个方面各个角落的人物、事物、景物,及偶然看到的、听到的并由此想到的事件。

随机观察,事先不可能有什么准备,也不可能有什么专门的目的、方向。因此,这种观察是比较难做到的,是学会留心生活、养成良好观察习惯的最高阶段,当然也是同学们应该全力追求以及努力达到的目标。因为,作文中的材料,决大多数来自“随机观察”。

这就要求我们,不管什么时候(在家或是在外),也不论走到哪儿、干什么(上学,遛商场,走市场,串亲戚,看电影,外出旅游,参观等),时刻注意着耳(听)、着眼(看)、着手(触)、着心(想)。总之,自己生活的领域有多大,就把随机观察的范围扩展到多大;处处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把随机观察纳入生活,使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彻底丢掉为了眼下作文才去观察的急功近利的作法。

留心处处皆学问,留心处处皆文章。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对此曾强调指出:“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夫,不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大有用处。”

读读下面这篇文章,看看小作者是怎么做的,听听他又是怎么说的。

我爱逛街

我爱逛街,但我逛街却不像妈妈逛街那么单调。我喜欢街上人间万象。

我静立街头,看过往行人的穿着打扮。黑灰“的卡”制服统治的天下已一去不复返了。走出温饱、迈向小康的人们开始下功夫精心装扮自己了。看,青年小伙子要么西装笔挺,文质彬彬;要么T恤衫,牛仔服,洒脱大方,总让人感到充满青春活力。姑娘们最引人注目,她们衣着色彩艳丽,式样别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小孩子们也打扮得如花似锦。就连老奶奶们也赶“时髦”,穿上了“太太服”。瞧着他(她)们那神采奕奕的劲头,真叫人开心。

我痴痴地站在高高的立交桥上,向远眺望。那连绵的公路连接了一座座设计新奇的立交桥,犹如一条横卧的巨龙。我对照汽车图片认识了许多种汽车。现在,我能准确地辨出七八十种汽车的名字、型号及产自哪个国家,特点和性能是什么。为此,同学们还送我“汽车专家”的雅号。各式各样的汽车在宽阔平坦的公路上疾驰。我总觉得这多么像巨龙的热血在奔流。巨龙动起来了,马上要腾空了。每当这时,我就恨不得自己一下子长大,和巨龙一起腾飞。

逛街使我积累了许多写作的素材,使我在多次作文比赛中获奖;逛街使我得到了许多课堂上、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逛街使我体味到了改革大潮给中国带来生机的意义;逛街使我看到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明天;逛街使我悟到了“接班人任重道远”这句话的意义。

文章中提到的“逛街”,这是有目的的,然而作者在“逛街”中却注意随机观察人间万象;小作者所说:“逛街使我积累了许多写作的素材”,“得到了许多课堂上、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这不正是随机观察的意义吗?就说本文,不也是随机观察的结果吗?

【思考练习】

(1)什么是随机观察?为什么要学会随机观察?如何做到随机观察?

(2)以《上学(或放学)路上》、《逛大街》、《遛商场》或《去集贸市场》为题,写一写自己随机观察到的内容。

写作指导三 学会写好每一句话

写作指导三 学会写好每一句话

1、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句子要完整,这是首要的。但在许多时候,句子只做到“完整”是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还要做到“具体”。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具体的呢?

读读下面这几组句子,体会一下:

(1)爸爸做工。

爸爸在工厂里做工。(写清在哪儿)

(2)小蜜蜂飞来。

夏日,一只金色的小蜜蜂从远处嗡嗡地飞来。(写清什么时候,有多少,什么样,从哪儿,怎么样)

(3)教室里很安静。

教室里很安静,连同学们均匀的呼吸声都能听清。(写清达到了什么程度)

由上面这几组句子可以看出: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写清什么时候(时间)、有多少(数量)、在什么地方或从哪儿(地点)、什么样(形状或颜色)、怎么样(态势)、达到什么程度(情境)等,就写清了事物外形特点、活动特点,就把自己要准确表达的意思写出来了。这就叫做把句子写具体。这样的句子就算是完整、具体的句子。

学习把句子写具体,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需要同学们抓住人物或事物特点,准确运用词语,进行持久的练习。

【思考练习】

(1)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具体的?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

(2)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①雪花飘落下来。

(补充什么样的,怎么样地)

②我们登上一艘海轮。

(补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③今天真热。

(补充热到什么程度)

2.学会把句子写通顺

句子通顺,就是句意明白,读得顺口。具体讲,句子通顺,要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用词要准确,禁得住推敲。例如:

①我们把门口的泥土消除掉了。

②我们庆祝王红评上了三好学生。

第一句话中,“泥土”不能“消除”,只能“清除”掉。第二句话中,“庆祝”一词多用在庆祝节日或庆祝国家重大活动方面,此处改为“祝贺”才准确。

(2)句中词语排列的次序要合理,符合现代人说话的习惯。例如:

①正在花上,有几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

②我们班获得了小足球冠军比赛。

第一句话,现代人习惯说成“有几只漂亮的蝴蝶,正在花上翩翩起舞。”第二句话中,将“冠军”与“比赛”两词对调,句子就通顺了。

(3)词语使用搭配要得当。例如:

①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和五颜六色的鲜花。

②小华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步子向学校走去。

第一句,“生长”和“鲜花”两词搭配不当,应改为: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第二句,“怀着”与“步子”两词不能搭配使用,应改为:小华怀着愉快的心情,迈着轻松的步子向学校走去。

(4)句中各词语的意思不相矛盾。例如:

①我断定他大概是王小刚的哥哥。

②这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考试不及格的现象。

第一句话中,“断定”与“大概”两词矛盾,应删掉“大概”一词,或将“断定”一词改为“估计”。第二句话中,“差不多”和“根本”两词矛盾,应删去一个。

(5)关联词语的使用恰到好处。例如:

①只有天下雨,地才会湿。

②爸爸身体很好,因此能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下雨”不是“地湿”的唯一条件,因此,第一句应改为:只要天下雨,地就会湿。第二句,把“身体很好”作为“能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不妥当,应改为:爸爸身体很好,因为他能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6)句意明白,合乎实际,符合情理。例如:

①博物馆里展出了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②老师表扬了班里的好人好事和李小民拾金不昧的好事。

第一句,说“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不合实际,应改为: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五千多年前的文物。第二句,“李小民拾金不昧的好事”包括在“班里的好人好事”之中,因此应该删去“和李小民拾金不昧的好事”,或把原句改为:老师表扬了班里的好人好事,特别表扬了李小民拾金不昧的好事。

【思考练习】

(1)句子通顺指的是什么?句子通顺具体包括哪些要求?

(2)把下面的句子修改通顺。

①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立即宁静下来。

②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大家争做“三好学生”。

③学习有一点马虎可不能。

④体操台的两侧,插满了绿的、红的、黄的、蓝的等五颜六色的各种红旗。

⑤我每天晚上都要收听广播和电视。

⑥小组会上,大家互相作了自我批评。

3.学会把句子写连贯

连贯,也可以说成“联贯”,即句子之间连接贯通。显然,把句子写连贯,这是指写几句话(又叫“句群”)来说的。翻开同学们的作文本,段落中上下句不连贯的现象是比较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在:句子之间无顺序,承接不紧密,跨度大;上下句之间,被描述的对象(即“主语”)重复出现,不会运用“他(她)”,或者“它”这些人称代词。

怎样才能做到把句子写连贯呢?

(1)合理安排顺序,使句子连贯。

有顺序,这是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写几句话时,一定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总要围绕既定的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相关的句子组织在一起,使句子前后连贯。如: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句子;按照时间先后的次序排列句子;按照空间位置转换(上→下、下→上,里→外、外→内,前→后、后→前,左→右、右→左,近→远、远→近,……)顺序排列句子;按照事物的不同类别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的顺序排列句子;按照“总→分”或“分→总”的顺序排列句子;按照“概括→具体”或“具体→概括”的顺序排列句子;按照“因→果”或“果→因”的顺序排列句子;……当然有时候还可以把两种或几种“顺序”综合起来使用。

大家读读下面这几句话,想想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一条线。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这几句话,先“总”写雨大,再具体“分述”雨怎样大,大到什么程度。在具体“分述”时,作者又是按照“天地间→对面屋顶→房檐→地上”的顺序排列的。这几句话写得多么清楚、连贯啊!

(2)学会运用“他(她)”或“它”这些人称代词,使句子连贯。

读读下面这几句话,想想有什么毛病,怎样说才好:

妈妈的衣袖破了。妈妈赶忙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布包。妈妈先从布包里拿出一根针,一条青线,用牙咬了咬线头儿,把线头儿穿过针眼儿。妈妈又从布包里找出一小块布,贴在破了的地方,然后一针一线地缝起来。

读后,大家一定发现:这几句话写的对象是妈妈,主要写的是妈妈缝补衣服时所做的准备工作,是按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只是由于这四句话的开头重复出现“妈妈”一词,因此读起来显得很拗口。如果把后面三句开头中的“妈妈”改成“她”字,这几句话就连贯多了。

这就告诉我们:在几个句子里,如果写的只是一个人物(或事物),后面再指这个人物(或事物)时,就可以用“他(她)”或“它”来代替。

【思考练习】

(1)句子连贯指的是什么?怎样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2)围绕“雪越下越大”(或“洗手帕”、“刷鞋”)这一内容,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写作指导四 “围绕”中心选材

“围绕”中心选材

[病文片断]

今天,我要夸夸我的好邻居们。

一次下雪了。一大早,张阿姨就拿着扫帚悄悄出门扫雪。李大妈一眼看见就出来说:“小张,你们是上班的人!这活儿我来干。”

记得有一次,我父母上班了。我一个人闷得慌,溜出来玩,结果摔了一跤,真后悔。

[诊断报告] 没有围绕中心选材料

[分析病因] 这位小作者写的是《夸夸我的好邻居们》。选材的时候,应该围绕中心,选择能表现好邻居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例来写。可小作者所选的第一件事与中心联系紧密,但不充实;第二件事就离开了中心,没有表现邻居们的“好”。所以第一件应充实内容,第二件事应重新选材,让两件事都突出中心。

[范文举例]

今天,我要夸夸我的好邻居们。

一次下雪了,院子里积了厚厚的雪。一大早,张阿姨就拿着扫帚悄悄出门扫雪。李大妈一眼看见就出来说:“小张,你们是上班的人!这活儿我来干。”张阿姨为难地说:“大妈,总让您扫,我们心里过意不去!”李大妈笑了笑,拿过扫帚,边扫边说:“你快去吧,别迟到了。”

邻居们对我可关怀了。记得一次,父母都上班了,我溜出来玩,不小心从石阶上摔了下来,跌破了头,鲜血直流。听到我的哭声,邻居们都从自己家跑出来。张阿姨掏出她那雪白的手帕,一下捂到我冒血的伤口上。王叔叔一弯腰抱起我就走,那边晓刚哥哥已把自行车推出了家门。从医院包扎回来,左邻右舍都来看望,这个送几个鸡蛋,那个塞几个苹果。闻讯赶到的父母感动得热泪盈眶……

写作指导五 写景物要抓特点

更新时间:2005-11-23 14:09:35  阅读次数:506

同学们,我们已经写过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今天我们来看看这篇作文是如何写的,又是如何修改的,希望你们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写景物要抓特点

[病文症状] 秋天的早晨美极了,不信你去欣赏一下,田野里的雾气笼罩着房屋、树木、庄稼,给人以奇妙的感觉。一朵朵白云,被太阳映红了,鲜艳的朝霞布满天空。太阳出来了,金光万道,更是光彩夺目。

[诊断报告] 写景物必须抓住特点细致描写。这个片断是写秋天早晨的景色,但是没有抓住秋天景色的特点,写得较空。如果把上文中“秋”字改为“春”字,也同样可说得通。这种描写不鲜明,不生动,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医生建议] 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景物,由于季节、场所等发生变化也会出现相应不同的特点。注意观察,抓住秋季景物的特点,细致描绘,让秋季在你的笔下变得特色鲜明,丰富多彩。

[病愈片断] 秋天的早晨美极了。初升的太阳很快驱散了笼罩在大地上的白雾,房屋、树木、庄稼都清晰地显现出来。天显得更高、更蓝,天空飘着朵朵白云。一群大雁正排着“人”字往南飞。路旁,被雾气染得湿漉漉的落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为鲜亮,树上的叶子仍不时悠闲地在空中画着美妙的弧线飘向大地。迎着飒飒的秋风走向田野,五颜六色的野菊花迎风摇曳,散发出扑鼻的清香。正在等待收割的稻田,好似一片金黄色的波浪。啊,美丽的秋天,金色的秋天!

栏目热点
热评资源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