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写作 > 写作指导

重庆中考满分作文《白发》评析与写作指导

[移动版] 作者:1216584714 发布时间:02-01

中考作文《白发》评点:意象新颖,白发与黑发之间,长发与短发之间都是浓浓的母爱

重庆市中考作文:白发

岁月,从黑发中流过,风,传播爱的信息,将黑发,一点点染白。(这一段用诗化的语言表明了主题。总领了全文。)

童年,梧桐树下,透过缝隙照下的阳光把那头黑发照得很黑很亮,那头黑发很长很长站在风中,轻轻地微笑,望着不远处一跳一跳的短发,满是欢乐的笑声。(黑发指代妈妈,阳光的美好衬托妈妈对孩子的温柔慈爱,站在风中微笑望着蹦蹦跳跳快乐的孩子这一镜头具体写出妈妈对孩子的爱与妈妈的幸福。)

夜晚,在灯光下,长发在为短发缝着书包带,因为书很重,长发怕这书包不能承受,于是就在书包带上缝上了一点点爱。(长发指代妈妈,短发指代孩子。这一段描写了妈妈在灯光下为孩子缝书包的镜头,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与希望。)

早晨,短发背着这更加牢固的书包出发了,短发亲吻着长发,长发的发梢,触到短发的鼻尖,散发出清幽的香气。(早晨,妈妈送孩子去上学,长发与短发的亲密接触描写得生动细腻,能够表现妈妈和孩子清幽的爱。)

傍晚,短发背着书包一蹿一蹿地回来了,长发在门边静静地等待,望着回家的短发露出一点微笑。(妈妈在门边等待孩子是一种牵挂,从孩子的微笑可看等待也是一种幸福。)

吃过晚饭,阳台上,长发为短发清洗着,短发顶着满头的泡泡,在阳台上嘻笑,长发用清水将短发的满头泡泡冲洗掉,用手轻轻揉着短发的耳朵和眼睛,然后用毛巾轻轻地为短发擦头。月光下,被清洗后的短发,显得乌黑流亮,就像长发一样,却不及长发长,长发轻轻地摸着短发说:“孩子,会长长的,就像妈妈的一样。”(用动作、语言的描写具体地描写了妈妈为孩子洗头的情形,孩子“嘻笑”突出孩子的幸福,妈妈轻轻地揉,轻轻地擦,轻轻地摸突出了妈妈对孩子的爱,妈妈的一句话突出了妈妈的慈爱。)

长大后,短发离开了长发,长发为短发的书包缝补着,希望能承受更多的重量,而短发离开后,长发则是无尽的思念、担忧,时间一点点流逝着,长发不再乌黑光亮,可还是在静静等待,等待短发的归来。(长大后,妈妈为孩子缝补书包照应了上文,而这时的承受是希望能学得更多的知识,以更好的承担社会的责任。而后又重点描写了妈妈对孩子的思念、担忧与等待。这是一种矛盾心理,希望走出又希望回来,作者准确地把握了妈妈的心理。)

梧桐树下,是长发等待,还有——落了一地的梧桐叶,短发长长了,回来看望长发,而在门边看到的还是长发露出的一点点微笑,只是长发不再乌黑光亮。(短发长长是孩子长大了。梧桐树下的等待照应了上文梧桐树下望着孩子笑,孩子看到了妈妈的微笑,只是妈妈的长发已不乌黑光亮。)

傍晚,还是在阳台,只是短发变成了乌黑的长发,这次,由童年的短发为长发清洗,长发变得和泡沫一样,都是白色的,在月光下,长发显得出银白色的光泽。(本段照应了上文妈妈为孩子洗发,而本段是孩子为妈妈洗发的情景,让人感动,妈妈确实为孩子操劳了一生。)

风,轻轻地吹,扬起丝丝缕缕的白发,传递着一点一点的爱,让短发变得更长、更黑。(这一段总结了全文,风吹白发传递爱,让短发长长,突出了主题,妈妈用爱使孩子长大。)

点评:一、意象新颖,恰如此其分。长发因短发的幸福而幸福,为短发缝书包,送去上学,等待回家,为其洗发,对短发的思念担忧,接受短发为之洗发等等,都恰如其分表现了母爱这一主题,长发由黑变白,短发由短变长突出妈妈的付出和孩子的成长。二、构思别致,结构精巧。童年时一天的生活,长大后妈妈的等待与孩子的回家的两个时间段来表达母爱,前后照应严谨细致,梧桐树下的张望,阳台上的洗发,首尾两段的呼应无不体现小作者的思维的敏捷。三、语言清新,没有感人肺腑的豪言壮语,没有泣不成声的哭诉,只是在诗化的语言中,美好的意境中让人感觉到了令人感动的母爱。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