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有时,我也想任性一次》评点:学习成绩束缚着“我”,“我”真的好想任性一次。
江西中考满分作文《有时,我也想任性一次》
乖巧的我从未想过叛逆;听话的我从没记得反抗;但文静的我,有时,也想任性一回。
(照应题目,引起下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任性,引人思考。)
小时候
望着橱窗中心仪已久的小熊维尼,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相信很快我就能拥有它了。然而妈妈手中却捧着一本厚厚的字典,她说:“只有读好书,长大才能有出息,到时候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于是,我告别橱窗,接过字典,不舍地离去。仿佛心中失去了什么般,我知道,那是一个孩子本该有的童真,现在却被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扼住。
(用自己对小熊尼的喜爱与渴望和妈妈的字典形成对比,突出“我”心情的失落与无奈。妈妈的语言描写真实的写出了“我”被剥夺童真的原因,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小学时
“对不起。”我满脸歉意地看着不得不“搬家”的同桌。空气里含着令人窒息的元素,一片诡异的沉寂。(这个环境的描写突出了气氛的压抑。)她默默地离去,渐小的身影在我的心灵上烙上重重一记,很不舍,但——“跟一个差生在一起坐会影响你的学习的,最好换一个好生给你,我去找老师。”妈妈的话犹在耳边。我的心骤然抽紧,一段珍贵的友谊难道都不能拥有吗?我无语。(妈妈强行把“我”和好友分开,是因为学习的原因。描写中突出了“我”的不舍与无奈。)
中学时
寒假来临之际,“音乐培训班”“数学培训班”之间我犹豫不决。我热爱音乐,但我知道学习同样很重要。我不是一个受上帝眷顾而天资聪颖的孩子,优异的成绩,需要比别人多一倍的勤奋和汗水去争取,我颤栗了。妈妈,对不起,就让我任性一次吧!于是,我如愿踏进了“音乐培训班”,妈妈只是沉默,然后闷声走进房间,重重的关门声让我犹豫了,究竟我做错了吗?(“我”理解“我”自身的情况,天资不聪颖,学习成绩不太好。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选择了“我”喜爱的音乐班,但本段与上段不同,妈妈不再用语言而是用重重的关门声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其原因也是因为学习。)
现在
从未发现我的歌喉如此优美动听,满足于获得的鲜花和掌声,我想,妈妈会谅解的吧。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一个清晨,妈妈小声地对爸爸嘀咕:“这孩子,要是当初报了‘数学培训班’,学习肯定不会落下来。”这些话刚好被起床经过的我听到,心仿佛被万箭射穿,滴血地疼。当我把“音乐大赛一等奖”的奖状递给妈妈时,妈妈神情复杂地看我一眼,默默地离去。一阵风吹来,吹走了奖状,也吹散了滴落的泪,吹碎了我的心。起步又止,无人在乎,要它何用?(现在的“我”虽有音乐上的成绩,但换得妈妈的不解与不满。通过“我”的一等奖与妈妈的神情做对比,突出了妈妈的强烈不满与“我”的失落。最后“一阵风吹来,吹走了奖状”强烈地表达了“我”内心的悲凉、无比的伤心。)
睡梦中,小熊维尼微笑着向我招手;阔别已久的同桌紧握我的手,轻声说一句“好久不见”;舞台上的我自信地向观众展现歌喉……(这一梦境不仅总结了上文而且感人至深,突出了因为学习,“我”失去一切的痛苦。)
我知道前方的路很坎坷,但我仍想走下去,用我自己的方式,不再是任人摆布的玩偶,我要自己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睡梦之后,“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用自己方式去生活,去面对人生的风雨。)
清晨的阳光射入树林,调皮的露珠在地上绽开一朵小花,我张开双臂,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自由真好!有时,我真的想任性一次。(这一段用景物的描写突出表现了自由的美好和“我”对自由的渴望。)
点评:
一、文章剪取了生活中的四个片段,表现了“我”因为学习差所受的束缚与压抑,突出表达了“我”内心对自由的渴望,也就是对任性的渴望。这个主题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而且表现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只重视学习,而忽视一切。
二、四个片段有小时候对玩具的失去,有小学时对友谊失去,有“我”上音乐班受到妈妈无声的反抗,最后音乐成绩的优秀与妈妈态度的反差,这些材料全面展示了一个学习不优秀孩子所受的折磨与痛苦。
三、叙述描写同中有异。几乎每一部分都是先用对比的方式表现“我”的失落,再用妈妈的语言揭示出原因。而在第三个片段中用了妈妈重重地关门一细节,第四个片段中用了妈妈复杂的神情,统一中求变化,活泼生动。
四、最后用梦境表现“我”所失去的东西打动人心,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突出自由的美好,表达“我”想任性一次的渴望,突出主题。
五、考虑开头也用景物描写和最后形成照应是否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