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经历风雨》评点:感悟——成长——成熟
经历风雨
一颗流星划破夜空,那是我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的痕迹……
——题记
(用比喻的修辞,表达了自己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的主题。题记精彩。)
在风雨中感悟
远处,红日降落,鸟雀归巢。偶尔从树丛中传来“叽叽喳喳”的叫声,在这怡人的假日里,我随着父亲来到了田地里。
(描写傍晚的美好景象,在这样怡人的意境中,我与父亲来到田里。)
霞光近照,映红了父亲的身影,似乎更可以显示农民的辉煌。(想象新奇。)只见他左手扶着犁,右手扬着牛鞭,牛不听使唤,可父亲手中的鞭子却不去鞭打那倔强的牛。也许这就是一种感情,尽管是在人与动物之间。想起父亲每天就只不过在这方圆几公里内徘徊,画地为牢,只知道在清苦中自得其乐,在贫寒里津津乐道,从来没有兴尽悲来的忧愁,只懂得把一切默默承受,这或许就是农民的本性,对生活不苛求,对社会不挑剔。正如那时他对我那番教诲之言,永远响彻我的耳畔。
(父亲虽扬鞭,但不会鞭打倔强的牛,这是人与动物的情感,也是你父亲的爱心。父亲在贫寒的生活中自得其乐,对生活不苛求,对社会不挑剔,这是父亲的品格,对“我”影响终生。)
想到这儿我不由得双眼涨潮,手中的活儿加快了速度。
(受到父亲的感动)
在风雨中成长
天,冷,月,圆。眼下灯火阑珊,星光灿烂。
(渲染月圆之夜宁静的气氛。)
在这宁静的夜晚里,我与母亲同坐在微晕的灯光下做着针线活。那闪闪的灯光照在母亲的脸庞上,那双鬓白发显而易见,皱纹早已爬上了她的脸上。
(与母亲同做针线活,描写母亲的肖像是突出母亲的苍老。)
想起小时候,我总爱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帮我补鞋,而母亲也总是很慈祥地一针一针地缝着。可我从来不珍惜那织进母亲心血的布鞋,成天“绑”在脚下“骄横纵驰”,害母亲熬了许多不眠之夜,可母亲总是和蔼地说道:“孩子嘛,总会好动一些的。”
(回忆小时候,母亲为“我”补鞋的情景,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与爱。对“我”不珍惜布鞋,不批评反而表示理解。)
现在固然不需要母亲再帮我补鞋了,但每次想起以前的那一幕幕,都是记忆犹新。我深情地凝望着母亲苍颜白发,手中的活儿不由得加快了速度。
(回到眼前,望着母亲的苍颜白发受到感动。)
在风雨中成熟
微风轻轻地吹过我的脸颊,拂起我颊边的头发,仿佛在向我低声诉说。
(微风轻拂,给人惬意的感觉觉。)
同学们都回了家,唯独我还在教室里徘徊。这次期中考分数下来了,与我想上的理想高中去年中招的分数相比,还差两分。
(考试失败。)
“两分”,多么沉重的两分啊!它会让我犹如断翅的雁儿,从此无法翱游于蓝天;它会让我犹如干涸的大地,从此无法哺育幼苗;它会让我犹如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的船只,从此无法回归温暖的家乡。它会……在这百般的思索中,我的心情是那么地沉重与复杂。但我却没有因此气馁,更没有失去信心而变得自暴自弃。在我心灵深处受到一股动力,仿佛要让我直冲云霄。
(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表现了“两分”的重要性。但经过苦苦思索,终于产生一种动力。)
或许这就是成熟吧。在经历了那么多的考试之后,若还不能够完全调整自己的心态,化失败为动力,那么我岂不是太悲哀了吗?想到这儿,我的心更加坚强了!
(用议论的方式表现了自己的坚强与成熟。)
不经历风雨,不会使你的心志更加坚强;不经历风雨,不会使你的见识更加增进;不经历风雨,不会使你懂得应该独立……
(用三个比喻作为全文的结束。)
点评:一、本文通过三个片断表现自己的成长历程。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在清苦中自得其乐,对生活不苛求不挑剔的品质,从母亲那里感受到母亲的关心与爱,从自身经历中感悟到坚强。选材来自生活,表达真切。二、结构安排精致。第一部分都以景物描写开头,或创设意境或渲染气氛。结尾都会产生动力,努力干活或学习。中间都有较丰富的描写。三、“风雨中”全文没有体现。结尾最后的议论与全文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