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写作 > 写作指导

习作《窗外那片藤》评点:助人为乐、默默无闻终结硕果

[移动版] 作者:1216584714 发布时间:11-09

习作《窗外那片藤》评点:助人为乐、默默无闻终结硕果。  

窗外那片藤

“啪——”收拾杂物时,一只小葫芦不经意地跳了出来:原本绿色的身子已经有一半泛了黄,甚至有个指甲盖大小的地方长出了灰色的霉。发了霉的东西一向是要被扔掉的,但我却舍不得扔它,捧在手心里的它,仅存的一抹绿溢满了眼,渐渐氤氲……

(描写了小葫芦的样子,突出了它的腐烂以及那一抹绿。开头引人入作弄,吸引读者,而最后一句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上了初中,我离开父母来到济南过住宿生活,小小的宿舍里挤满了人,没有电脑,没有电视,唯一能让我看到世界的介质就只有宿舍里的那扇窗户,可惜,窗外只是伫立着一面比人高些的墙,留下满目的苍白。

(回忆初中时所居住的环境,突出唯一能看到世界的介质就是那窗户以及窗外苍白的墙,为下文藤的出现作了铺垫。)

不知是什么时候起,我惊喜地发现一株绿色的藤蜿蜒到墙前:它被几根铁丝撑扶着,尽显曲折之美——但确是太娇小了,一阵风吹过,小叶片们挤成一团,像是这样才能更暖和似的。

(惊喜的发现藤,突出它的娇小。)

之后,我便发现了他,四五十岁的样子,穿一身并不合身的保安服,略有点显小的保安帽子下有一张布满着纵纵横横皱纹、眉头被锁上就似乎再也打不开的脸,他的这个样子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更令我难以想象的是竟是他来护理那株小藤。

(由藤看到人,描写了他的肖像,突出了他的沧桑。而他来护理那株藤更让我惊讶。)

他每周有三天准时会出现在窗前,窸窸窣窣地鼓捣一阵,在没引起任何人注意时早已悄悄地离开。

渐渐的,小藤健壮起来,由窗西蔓延到了窗东,给人的也再不是弱不禁风的感觉,而是朝气蓬勃的一条动态的绿线条。每每看到它,心底里就涌起说不出的愉悦;更暗自纳罕这是出自他之手。

(记叙了他的对藤的照顾,描写了小藤的蓬勃生长的情形,表达了“我”的愉悦和对他的敬意。)

有一天晚上,晴发现自己晾在窗台上的鞋被风吹了出去,怎么够也够不到;而住宿生又不可以出校门,只能任凭鞋子在寒风中战栗着。(在寒风中战栗生动形象。)

第二天早晨的时候,窗外传来了一阵东西与东西的碰撞声——我拉开窗帘,发现他正小心地把晴的鞋子塞进防盗窗的窗台上,注视到我的目光后,微微一笑。却又迅速地低头,匆匆地走了。在那一瞬间,我感觉防盗窗都在这笑里柔和起来。再去看那藤,却觉得更绿更亮了一般。

(记叙了他给晴拾回鞋子并放在窗台上。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我”与他目光相遇,他微笑、低头、匆匆离去,和前文照顾藤的过程相照应,表现他的憨厚与无闻。)

后来不知是怎的,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总是把衣服挂在绿藤的铁丝上,无论是上衣、衬衫、裤子,甚至内衣、内裤,放眼望去,可谓不堪入目——宿舍里的姐妹们都感到可笑又可气,便联合搞了个恶作剧——我们把他的护膝从窗外钩过来,放在对面墙上的空调排气扇上,另外还在上面放了杯水,没想来的却是他,他扯下护膝时,很自然的,水刚好泼在他的鞋子上。

(我们为了惩治那个年轻小伙子,把其护膝放在空调排气扇上,结果他照例去帮助年轻小伙子时被泼了水。这一情节表现了他一如既往地乐于助人。)

我那时没敢去看他的表情,只是记得花花绿绿的男士内衣们再也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窗前,留下的只是他养的藤一天天地成长、蔓延。

(交待了他乐于助人的结果是男士们自觉了,藤长得旺盛了。)

不知是过了多少天,窗外的那片藤已经绿满了整个窗子,每一个叶片都熠熠绽放着笑容,还结出了一个小葫芦。

(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藤的长势,这是他护理的结果。)

然而,他要走了,在最后一次他来扯绿藤的枯叶时,我向他要来了那个绿色的小葫芦。很愉快地答应,小葫芦从大手温暖地来到我的掌心——

(交待了那个小葫芦的来历解开了开头的悬念。)

就像现在我捧着这半黄的小葫芦似的。虽然现在藤已被附近居民清理干净了,但我仍习惯地朝窗外看去,得到的,仍是满眼的藤绿油油的一片,那片藤的绿,让我愉悦,让我温暖,让我为之感动。

(回到现实中来。看到小葫芦就想到了那片藤其实就是想到了那个人,表达了对那人的感动、敬佩之情。)

点评:一、本文通过眼前的葫芦写起回忆了它的来历,其中表现了那人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他用自己的默默无闻的努力使藤长得旺盛,使学生们懂得了文明礼貌,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与感动。主题可谓深刻。二、在描写中突出他的动作,他总是低头、匆匆,表现他的憨厚与无闻。护理小藤是如此,上当后也是如此。另外对藤的描写贯穿始终,衬托了他的精神,突出了主题。三、情节设置曲折,护理小藤,帮晴拾鞋,帮小伙子拾护膝拾衣服,上当后依然如此。情节起伏吸引读者。

查看更多习作评点  助人为乐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