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初中作文 > 写作 > 中考作文

2011福建龙岩中考优秀作文《听,多美》《改变》9则

[移动版] 作者:洁舲 发布时间:12-12

2011福建龙岩中考作文题目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管是生活中的喧哗,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还是大自然的呼唤,都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都会在每个人心中展现出一幅属于自己的美景。

请以“听,多美”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请以“改变”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1.听,多美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耳朵则是开启这窗户的钥匙。

有时候我们不仅仅需要用双眼看清黑白是非,我们更需要用我们的耳朵去聆听我们最纯朴的声音,去聆听那来自心底的呼唤。

有人常说:眼见为实。但我想说:眼见未必为实。一次孔子的弟子在煮粥时突然发现有一脏物,当他把那舀出来想倒掉时“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我们是浪费不起的!”于是他把他喝了。正在此时孔子刚好进来看到。便责怪弟子偷食。后来经过弟子的解释,孔子的细听,孔子知道是自己错怪了弟子。听,有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眼见都为实”孔子因为听了弟子的解释才没有错怪他人。

眼,可以看到华丽的装饰,但却无法知道内心的想法,本质的东西。而此时的我们则需要用耳,用耳去聆听,聆听那内心的呼唤。

21世纪,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越来越证实了知识的重要。我们这一代是未来的一代。是社会的未来接班人。

每一个班,每一个集体都会有成绩优秀的,同时也会有成绩不理想的。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多样的。在我们班,我的学习并不理想但并不代表我没有努力。许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们都会和我一样有一个苦恼“为什么父母只看重分数?就否认了我们的付出?”是啊!为什么父母只看重分数呢?本来我们都是从县里考上来的,比起她们来我们的基础是差了些,但是我们有我们的热情,绝对的以诚相代。分数真的决定一切吗?我们的分数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就付出的比他们少啊!

21世纪不是早就提倡素质教育了吗?可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应试教育?是考分决定一切的时代?

成绩不好真的就意味着我们是坏孩子吗?

不,我们不是!

虽然我们成绩不理想,但是我们积极向上。

虽然我们成绩不理想,但是我们热情助人。

虽然我们成绩不理想,但是我们永不放弃。

虽然我们成绩不理想,但是我们有理想有抱负。

我是学习不佳的一人,但是我真诚的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所有的老师们,请多关注我们吧!不要在以考分来决定我们,虽然我们的考分不佳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做“低份高能”啊!我们的考分不高也不是我们所愿意的。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在拼搏。请给我们时间,请不要整天的对我们唠叨;请给我们机会,倾听我们的心声,请不要放弃我们!

请聆听我们的心声吧!给我们这个弱势群体加加油吧!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请不要只关注考分,请关注我们的内心吧!

请给我们这个弱势群体加加油吧!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2.听,多美

其实,大自然才是最美的,只是我们缺少去发现这种美的耳朵。有人就说过,大自然是最伟大的演奏家。

当我们正忙于和时间赛跑时,才猛然发现一年四季反复交替的周期是如此之短,而我们自己也不知道究竟错过了什么。如果试着接近自然,你就会发现它原来有多美。

你听,春天迈着她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了,像施展了法术般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我仿佛听见了小草破土而出的声音,那么努力,那么执着,原来生命竟是如此顽强,你会发现似乎在一夜之间所有的树枝上都冒出绿绿的嫩芽像是一个个顽皮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冲出束缚它的牢笼一样,到处一片绿色,给人以生命的活力,这时你便会发现自己对生命的认识是多么浅薄。当阵阵晚风吹过时,才知道已经立夏了。夏天,在我觉得就是个多愁善感的季节,因为“她”总是爱哭鼻子,没有预兆的就开始下起蒙蒙细雨,当你漫步雨中时,就能感受到她有多美好,细如牛毛的雨丝落在我的头发上,脸上,睫毛上,你听,她似乎在我的睫毛上跳舞呢,那么美,那么让人留恋。偶尔耍耍小性子,她也会来势汹涌的跳动在伞布上,吧嗒吧嗒……不由分说的就奏起交响乐来,你听,是很美吧?直到有一天猛然发现窗外的树枝上开始有黄色的树叶飘过时,才明白是秋天到了。一阵微风吹过,昏昏欲睡的树干就抖动筋骨摇摆两下,然后就会铺天盖地的下起树叶雨,踩在上面,厚厚的,还咯吱咯吱响呢。天渐渐冷了,早晨你还会发现落叶上有一层白白的像雪一样的东西,那便是霜,突然间明白为什么“霜浓叶更红”了。逐渐的街上行人也少了,偶尔有几个人裹紧大衣匆匆走过,我紧了紧脖子上的围巾,摸摸冻得红通通的鼻尖微笑着仰起头,却发现,下雪了,你听,那悉悉索索的声音,来得及去得也快,瞬间,大地换上了银装,我听到积雪压在枝头的声音,鞋子踩在几厘米厚的雪地里发出的声响居然也是如此美妙,带给我们心灵巨大的颤动,其实,美无处不在。

谁说没有音乐家的天赋跟才华就不可以奏出美妙的乐章,大自然就可以,谁说我们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耳朵就可以。

你听,多美!

3.听,多美

听雨,是一种享受。

淅淅沥沥的小雨,劈劈啪啪的中雨,哗啦啦的大雨,雨是天生的音乐家,这世界万物都是他的乐器。雨打在玻璃窗上,窗子便清脆地唱起歌来;雨打在翠绿的芭蕉上,芭蕉树便迈着沉闷闷的步伐跳起舞来。诗人们也爱听雨,《春晓》中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李清照睡意未消地吟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义山更是极爱雨声的,他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

听琴,是一种体验。

我极爱听古筝,坐定筝前抚一曲《渔舟唱晚》总能让我的心宁静起来。手指在琴弦上徘徊,勾、托、抹、颤无不意韵十足。音乐从指间流出,时缓时急,时悲时喜,于是心也体验着悲喜。《香妃泪》中几声“滴泪”琴弦“啪啪”,我的心也像在流泪一般,弹着弹着,我的泪也会滴在琴弦上,砸出悠远的声响。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曲琵琶音,司马春衫湿。音乐里有人生,生命中有音律。

听生命,是一种宁静。

从初春的鸟啼,到夏季的鸣蝉,秋日里有寒鸭戏水,冬季里有雪橇狗的长嗥。还有每天清晨打鸣的公鸡,每天傍晚咕咕鸣叫的青蛙。生命的生机与可爱把大自然装点得更加迷人。还有医院里初生婴儿的啼哭,那样的有力,传出好远。一个婴儿的啼哭,可以拯救一个生命,屠格涅夫年轻时,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就在他闭上眼时,听到了旷野中婴儿的哭声,这让他停住了脚步,本向生命的怀抱。

听心灵,是一种美德。

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只给了我们一张嘴巴,就是让我们少说多听——聆听别人的心声,聆听心灵的和鸣。学会了聆听,便少了许多误解;学会了聆听,便少了许多争辩。听一颗真的心灵,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洗涤;听一颗善的心灵,我们的心灵也有了落脚点;听一颗美的心灵,我们的心灵也如鲜花般绽放;听一颗智的心灵,我们的心灵也环绕着智慧的灵光。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皆为听众。世界的音响有千种万种,或许尘世的喧嚣蒙住了你的耳朵,但是你要用心去听。你听,多美!

4.听,多美

一连几天的绵绵细雨,夹杂着风的呼啸,秋意忽然间弥漫了整个世界。

站在教室,望远山湮没在一片灰蓝色的背景中,想,家门口的那座山头也该是这样的吧!

秋雨打在松枝上,顺着斑驳皴裂的枝干一滴一滴,最后渗入泥土。那里,没有雨打屋檐的“啪啪”声,却是“沙沙、沙沙”,轻细而温柔。秋风在松枝间穿梭,枝条舞动着,伴着“呼呼”的音律。这一切的声音在经历了燥热的夏季后,听来凉爽而湿润,如听一只久违而又让人思念的曲子,美丽迷人。

风风雨雨之中,食堂门口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两天不冷吧?我给你送了几件衣服。听说食堂的菜不好,我杀了个鸡给你带来了。牛奶喝完了吗?我又买了一箱,这一次是你最喜欢喝的那种……”食堂里,顶着一头的水珠,妈妈不停地唠叨着,而我也早已习惯了,不需要做任何回答,此刻只需回归一个小女儿娇憨的本色,细听这连珠炮似的轰炸,溢满了爱。

短暂的相逢就像别离的序幕,为我卸掉一身的物资后,妈妈撑着伞,越走越远,渐渐淡出我的视野,风声“呼呼”,雨声“嗒嗒”,像一首配乐诗,美丽而温馨。

站在校门口,在一片灰蓝色的背景中,想,家门口的那座山头也该是这样的吧!我可以听见从那儿传来的一段对话,“一场秋雨一场凉啊,我还是趁早织毛衣吧!”“为什么不买一件呢?织起来很费时间的,你膀子又经常痛。”“织的暖和,我女儿最怕冷了,又会感冒,一感冒十几天,太难受了。”这段对话讲了一年又一年,我便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过了一年又一年。这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那个被称作“妈妈”的人为这一个称呼付出了我承载不起的辛劳和牵挂,并且还将继续。

几天前读到一篇文章,题目叫《落叶是疲倦了的蝴蝶》,才似乎更明白了些什么。“儿行千里母担忧”是天下的公理,“子欲养而亲不待”却是为人子的在人世间最大的遗憾和痛苦。所幸我明白得还不晚,拨通家里的电话“嘟——嘟——嘟——”,你听,那山里的声音,在这突来的秋声里,更暖、更美。

5.听,多美

当清晨的第一缕微风轻轻摩挲着柔嫩的叶片,叶子们轻微的、咯咯的笑声,你听到了吗?当夕阳收拢它最后一丝光芒的时候,蜜蜂们满载而归,各自炫耀着自己的收获的甜蜜的嗡嗡声,你听到了吗?当下第一阵霜,蝴蝶们蜷缩在某个角落在瑟瑟发抖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海伦·凯勒曾说:“有视觉的人会比失明的人看得更少;有听觉的人会比聋哑人更听不到世界的声响。”

她说的对,因为拥有对于很多人来说意味着漠视或者无用。你会说:我听得到的,我会听工地上吵闹的大吊机在没日没夜地工作;我会听到马路上该死的汽车的喇叭嘀嘀响个不停;我会听到人们之间不礼貌的讲话声……可是,这算什么听到的呢?就像宗教的本意是救赎而不是中世纪黑暗的屠杀,就像原子弹的本意是为了防卫而不是造成广岛的废墟,听觉的本意是为了感受世界的美好而不是让人心烦意乱。

没有听觉的人也是可以听的,只要他的心还在。他的心还在,那么它就会轻轻抚摸着一朵睡莲花的骨朵儿,等待花开放的瞬间,听到睡莲花开的声音,等待着那一瞬他的心因惊喜而微微颤动的声音。既然聋人也可以听,那我们正常人干吗不好好运用我们的听觉呢?

有时候,我们听不到,是因为我们不屑于听到。人类啊,这万物的灵长、行为的天使,总是过于骄傲。站得高了,就把俯身的快乐给忘了。小时候,也许我们会乐此不疲的趴在地上,把耳朵贴进一个蟋蟀洞,听那蟋蟀抖动着琴弦,一展歌喉。长大了,人就忙了,可是,不妨多抽出时间俯下身来,把人着高贵的身份降下来,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一部分,去珍视一只蝉在阳光底下的树枝里对生命的颂歌。

听说有一眼泉叫“洗心泉”,意为将心中的污秽涤荡干净。也许,我们还需要一眼“洗耳泉”,洗去充斥在我么耳朵里的一切喧嚣、一切嘈杂、一切争吵,将平静、安宁与感激洗进我们的耳朵,然后让这份宁静顺着血管住进心脏,不再搬家。也许这样,我们就会感恩于生命的美好,听到生活的美妙。

不在淡漠,不再骄傲,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就会发现原来兔子啃草的声音也很美好。

风拍柳絮、雨打芭蕉、毛打呼噜、鱼吹气泡,你都能听到,你真只会情不自禁地说:你听,真美!

6.你听,多美

当四下变得安静,人的心也归于宁静。或许像彩虹的七色光混合后变得无色透明,各种美妙的声音汇合之后就成了安静。安静,是最美妙的声音。你听,安静多美。

听到安静。安静并不是悄无声息,一片死寂,而应是有自然的声音。王维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说的正是如此,分明是蝉声与鸟鸣,但人却能感受到安静,这就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人的叨扰。在没有旁人时,坐在大树下,听着微风拂动树叶的声音,就能感受到安静,听风声和叶声混在一起,仿佛是在听大树哼唱自己熟悉的童谣——童年的一切是那么美好。泉水叮咚作响,响声在山谷中回荡,也能让人感受到安静,侧耳倾听,也像是在听一支歌,一支动人的歌,诉说着山里的传说。所以,不要曲解安静,用耳朵带上心灵去听,去感受安静中的声音。听到安静,安静真美。

听懂安静。安静偶尔也会在我们的身边出现,但又有几人能听出其中的真谛。在和平年代,我们的人民军队总坚守着一种安静。站岗值勤时,无论严寒酷暑,战士们都不会发出丝毫声音,年轻的战士把自己融入了周围的环境,仔细去听,你能听到执著与坚定;军队行军时,战士们脚步轻盈,步伐一致,只能听到像风一样的声音,仔细去听,你能听到纪律与默契;集体就餐时,食堂里却很安静,没有那种碟盘相碰的响声,只能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那是不可避免的咀嚼声,仔细去听,你能听到秩序与自律……安静的背后有许多许多,在听觉上是留下了一片空白,但在人的精神上却十分丰富。当读完“此时无声胜有声”时,你会更清楚地认识到,一段美妙乐曲后的安静时刻甚至比音乐更具美感,让人久久回味,这便是听懂了安静里的美。安静是美的,感受这美,需要耳朵及心灵。听懂安静,安静真美。

守卫安静。人学会去听,但似乎又没有安静可以去听。喧嚣的城市,一切都显得那么嘈杂,听得到安静简直成了一种奢望。所以,当节假日来临时,人们纷纷离开城市,去别的地方寻找安静,但到了向往的安静之处时却发现,那里已是人满为患。守卫安静,已成了燃眉之急。当我们被喧嚣与嘈杂吵得心烦意乱时,是否想过,这一切因谁而起?想听大树唱自己儿时的童谣,那就放下手中的电锯;想听泉水的歌声,那就不要用污水去浸染他们的歌喉;想听鸟儿的歌唱,那就还给他们蓝天……想要听到安静,那就必须靠我们自己去守卫安静,留住安静,让已消失的安静再回来。让我们守卫安静,再去听,安静真美。

在浮躁的时代,安静需要被听到、被听懂、被守卫。让我们一起守卫安静,让我们的耳朵带上心灵去听到并听懂安静。

当心中和身边都有那一份安静,人人都会说:你听,这世界如此美好。

7.听,多美

海伦·凯勒告诫我们要珍视上帝赐予我们的感官,要努力地运用它们去丰富人生而不可做一个麻木的、将上帝赐予自己的这些礼物视为理所当然的人。

我很庆幸自己不是这样一个麻木的人。而在所有感受大千世界的方式中,最令我着迷的是聆听。

从小,在许多同龄人还不知道这个地球上有一个叫德国的地方时,我便开始聆听贝多芬、海顿、巴赫。当然,那时的自己只是在用情绪体会音乐而不会有太多的思考,但这对于我确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这培养了一个人去聆听的兴趣和善于聆听的习惯。

后来,我试图去用文字、图画去诠释甚至代替音乐,但我发现我做不到,有时是因为想不到用什么文字或画面可以表现音乐,有时又是因为同一首乐曲在不同的情境下给人不同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于是,我想这也许就是音乐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之一吧,因为它是不可替代的。所以,音乐和阅读、电影等一同成为了我丰富自己人生的无法替代的方式之一。

是因为《马赛曲》,我开始认识那个激情永不衰竭的法兰西;是因为《蓝色的多瑙河》,我开始了解那个高贵典雅的奥地利;是因为《1812年序曲》,我开始品位大气豪放的俄罗斯……是音乐帮我打开了通往世界各地的门,是音乐让我与远隔重洋的世界有着精神与心灵的联系。

《高山流水》的空灵,让我体会到了古圣贤的淡泊与智慧;《十面埋伏》的急促,让我仿佛置身金戈铁马的古战场;《阳关三叠》让我看到了古人君子之交淡如水背后隐藏的友情的真挚与浓厚香醇……是音乐帮我打开了通往自己民族文化宝库的门,是音乐让我为自己民族的文明而倾倒。

从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到韩德尔的《弥赛亚》;从海顿的《创世纪》到贝多芬的《庄严弥撒》;从柴科夫斯基的《胡桃夹子》到肖斯塔柯维奇的《第七交响曲》;从爵士乐到蓝调布鲁斯;从猫王到甲壳虫……是音乐打开了通往过去的门,让我看到了各个民族、国家甚至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交融的过程。

事实上,音乐并不只限于这些,音乐无处不在,只不过这取决于你是否善于聆听。春天鸟儿在枝头的吟唱;夏天打在窗户上的雨点;秋天瑟瑟秋风中枝头即将落去的叶子;冬天寒风中缠绕着的枯枝……老人们说的故事是史诗般的歌剧;学校里琅琅读书声是整齐的合唱;恋人的私语是缠绵的提琴二重奏;母亲关切的话语是宁静安详的摇篮曲……

怀着感恩的心去聆听这个世界吧,我们应该感谢上帝赐予我们这样神奇的礼物。

当我们用自己善于聆听的耳朵发现了美,告诉身边的人:“你听,多美……”

8.听,多美

尘微声若成然,风细音似友唤,天伦却如月暖。且听,且看,美乎天天天蓝。

——《天净沙》打油词

你听,听千树万树之满眼东风夜放;你听,听草长莺飞之姑苏三月烟花;你听,听目送遥遥之断肠人行天涯。

不长的小巷。时常会有春风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有燕子在窗外呢喃,鸽子懒懒拍打翅膀,下午的阳光透过微微的尘,柔柔的洒在棕褐色的地板、书架、长而宽的木桌上,像一串串精灵翩然而舞。

我总会在这时听见尘土的歌唱。

尘土是总爱飞扬,最频繁的,是总能在空气中嗅到他们的味道。

电话那一端奶奶絮絮叨叨着我变乖了,我竟半晌不能言语。翻看初中时候的日记与随笔,竟感觉那个“我”如此遥远。才过去一年,原来时光有如此大的魔力,将以往都变成流星。

该不仅仅是离家的缘故吧。我常在发呆的时候想一些自以为很深奥的问题,就像裙带飘飘的童年睡觉做梦时笑醒一样。可是在两眼睁开的时候,所有东西都要让位于现实。上小学的时候我跟妈妈说我要永远当第一名,我还要当班长。很幼稚可笑。妈妈说:“我相信你行的。”但事实上这些东西不会保鲜太久,像买回的羊肉,该尽快吃掉。小学毕业的时候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约好,长大了我们要住在一起,要养很多小狗小猫小兔和小鸽子。现在的我却宁愿背叛儿时的承诺,而或许千里之外的她也是这么想。我现在常常想的是要赚很多很多的钱,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能有很好的生活,于是最大的愿望,不管在什么需要许愿的情况,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能身体健康。但寒假在家看央视八套的《毕业时刻》,我想,到了我的那个时候,我会不会也像这些大学生们一样,心急火燎胆战心惊的找工作。

我喜欢看尘土的舞蹈,也喜欢倾听它们的声音,它们在空气中隐匿,会告诉我儿时的梦想,心灵的承诺,以及,来自远方的呼唤。

有人告诉我手掌上有三条纹路,生命线,事业线,爱情线。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的力量,。自己的命运应该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管我们会以怎样的方式成长,也不管曾经我们的手多黑多小。

我们总能拖住一些尘,听它们的歌唱。

这样的小城。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四年。

风在这座城市里穿吟,吟唱属于我们的歌。

她比我小一岁还多两个月。我们两家住得很近,尽管不是隔屋,中间却也只住着两户人家。我俩打小一块长大,进同样的学校,尽管从未同过班。

她有一张很圆很圆比我还要圆的脸,不同的是她有一双很淡很淡的眉,这似乎也像我们的性格,我比较大大咧咧风风火火,而她则是有些安静的。但性格上的迥异影响不了很多东西。这段友谊一直维持到初中。尽管后来她家搬得较远了些,但仍在同一个小区,于是我们整天往对方家跑,甚而经常会在途中遇到。

除了上学的时间,我们几乎都在一起。每年暑假,我和她或在我家写作业,听奶奶给我们讲题,或是跑到小区里一家很熟的阿姨家里借来哪吒传奇樱桃小丸子的碟片在她家放,边看边吃着她妈妈买的零食,有次我俩竟在一天之内吃掉了两大袋旺旺仙贝;我们还会一起跑去看这个小城最好的高中,在里面晃荡的时候约定我们初中毕业后一定要考到这里,在这里一起种一颗树,我们手拉着手说以后一定要住到一起。这时候夏天的风悠悠地吹过,发出好听的声音。

转变应该是快到初三的时候开始的。学校开始一次又一次一层又一层地分出培优班竞赛班,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都忙着为自己的前途挑灯夜战。见面的次数于是少了,再加上不分上下又都不偏文理的成绩,再见面时只会说些题目好难之类的话了。再后来,应该是一次大考中她远远落于我之后,话就更少了,很少很少的话却成了“我每天十点就睡了”、“我什么课外资料都不会买”这样的话,真真假假,却总是引来短暂的沉默。

于是很多东西也都消逝去,被有着很好听的“嗬嗬”声音的夏风带走,于是这些风都向着与那些承诺相反的方向飞去,从此,再无音讯。

这个夏天,我坐上了南下姑苏的列车,她亦去了省城赫赫有名的重点中学,尘埃落定,却怎么也不能皆大欢喜。

也许我们都未曾改变,只是时间在不停颠覆,我们无法再回到从前。

可那些风带来的棉花糖一样甜丝丝的味道,仍令人畅往。

吟唱也不会停下。

迷蒙的背影。“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总是留下背影,却又永远走不出你们的目送。

初中时候早中晚餐都在学校吃,为了保证晚自习的时间,学校的晚餐总是很早,加之晚上通常要熬到很晚,因而每天晚上奶奶总会为我准备夜宵。那时最爱的便是回家的一段路和回家后面对的餐桌,尽管是在初三那一段水深火热的时间。每天放学出校门,妈妈总是候在校门口,而等待的时间或许又是枯燥而乏味的。每当我出来,妈妈会很自然的将手搭在我的肩头,或是一路紧牵我的手——这样细微的动作,在那个容易脾气暴躁使小性子的特殊年龄,持续了近半年,直到今天,那肩头和手心,分明还存留着余热。

而这样回到家,奶奶会很准时地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藕汤,或是一碟还滋滋冒着香气的煎饺,抑或是一盘有着很多内容的炒饭,甚至是一钵半根刺也找不着的鲜鱼汤。火候拿捏得很准,咸淡也掌控得刚好,对于无论那时还是现在的我,这些都是足以让我铭记一生的美味。

我这样,从来是披着一身月光回家,又迎着残月离开,总有一袭牵挂,一个眼神在身前身后。

而这样的目送,在几年的身前身后过去,千里之外,仍是不变。“想到过去在家中的任性,张狂,不孝,心里像锥子在刺似的悔恨,而父母姐弟却不变地爱着千山万水外这只出栏的黑羊”。

三毛说的真好。

我该想起那轮月,它告诉我的也不该仅仅只是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轻轻哼唱一首歌吧,但愿千里共婵娟。就像月光那么温暖的声音。

你听,尘又在歌唱;

你听,风又在吟唱;

你听,月也在哼唱……

你听,多美……

9.改变自己

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

----题记

曾有一个人,以笔当武器有力地打击日本侵略者,而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如太极一般柔中带刚;曾有一个人,他放弃可苟且偷安的生活,毅然投身随时有着生命危险的革命事业,率领中国人民打下了属于自己的江山。

前者与后者在同一个时代,那是中国沦落的时代。在列强侵略的铁蹄践踏下的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仍然很弱,仍在外来侵略者以及军阀的压迫下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前者刚开始并没有意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才是最可怕的,他看到的只是民不聊生的惨状,当他看到人们在病痛的折磨下而含恨离世,他突然想到如果能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医治病人,也许人民的生活会好起来。于是他不辞辛苦飘洋来到异国学习医术。他很努力,只希望早日学成,回国去抢救那些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但在一次令他终身难忘的事情之后,他改变了他的认识。他不再热衷于学医,而是拿起锋利的毛笔与侵略者做抗挣。那一天他路过街边的电影院,瞥见了银幕上中国人目睹自己的同胞受到侵略者迫害而毫无反应地令人吃惊的一幕,此时此刻他如醍醐灌顶一般猛地清醒过来了,原来仅仅医治好人们的肉体是不够的,因为无法医治好他们麻木的灵魂,即使拥有健康的身体也永远只是任人使唤,任人践踏的奴隶。要想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让祖国摆脱列强地控制,就必须改变人们的思想,让人民觉醒!他弃医从文,先改变了自己,然后用自己的笔唤醒了无数的中国人。

后者同样生活当时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目睹民生疾苦,便发誓要改变中国现状,尽管父亲封建,甚至不让他读书,接受文化的熏陶。但他叛逆,偏偏要上激进的学堂,他从老师那知道了到中国民不聊生的根源,愈来愈按柰不住自己那颗已经被改变的想法塞满的心。但他又异常冷静,他知道以个人之力要谈改变,无异于飞蛾扑火,想要中国彻底摆脱列强的统治,军阀的压迫,就必须结交天下的爱国爱民的仁人志士,共同推翻旧制度,改变旧中国。在湖南第一师范的那几年,师生之间的志同道合,大大的鼓舞了他。在后来他投身革命后还总结分析出了前辈想要改革为何却屡屡以失败告终的原因,于是他发出了”枪杆子底下出政权“的历史性的呼声,从次中国无产阶级组建起自己的武装力量,为后来打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这两位爱国人士想必大家都知道,他们的丰功伟绩也永载史册。他们想改变国家,改变世界,就先从改变自身做起。自己拥有了目标,有了抱负,才能改变自己,改变世界!有时的成功并不是来源于不变的固执,而是改变,学会审时度势,学会变通。

查看更多龙岩 中考优秀作文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