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给出的材料,任选一题,自选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详细如下: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40分)
以下是小华同学写给学校“心理咨询室”信中所倾诉的烦恼:
我是一个怕羞的学生,从小到大都不爱跟老师交流,不爱向老师问问题。小学时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老师比较看重我,会主动问我有没有问题;到了初中,我发现我什么都不是,曾经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似乎成了学渣。爸妈要我多向老师问问,但我不敢问;现在我即使想问也不知如何去问了。这该如何是好?
题目二:小华同学的烦恼具有代表性,为此,班主任准备组织一次演讲比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类心理问题,鼓励同学们勤问好学。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1)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信息。
【相关链接】华语网为你准备了系列资源,如有需要请选择查看:
【优秀范文】
【范文一】心态决定命运
人人都知道一个好的心态会让人心情舒畅坏的心态往往会误事。
心态好比一条分叉的路选择哪一条完全在于自己一瞬间的思考而思考决定于能力的高低但是能力有来源于心态这三样东西一直循环不断如果有一个的能力加强或减弱那么其他也必须加强否则便会引起连锁反应:一个心理学家让一群人走过一个吊桥于是所有的人都冲过去,可是当他们走到一半时这个心理学家打开了一个黄色的灯所有都看见了吊桥下面有鳄鱼,于是所有人都急忙跑了回来。这时心理学家就说你们谁可以走过这座吊桥,大胆一点。终于有人愿意尝试一下第一个人花了比平时多一半的时间走过去,而第二个人则做到一半就趴在了吊桥上面,而第三个人做了几步就回来了这是心理学家打开所有的灯这群人开见原来鳄鱼的旁边有护网于是所有人都冲了过去,可是还有一个人没有过去依然坐在那里,这是心理学家就问他为什么不过去,那个人回答说万一护网不安全怎么办......
从中我们看见了心态对人有很大的影响,当心态觉得安全时,那么这个人做事心中就没有恐惧,在我看来心态好比墙头草看见让自己恐惧的就会退缩,而看起来若无其事的则选而攻之。心态可以变化为任何事物不是让人恐惧的就是被人恐惧的:要知道人人都希望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有一个成功的命运,心态有时像一把刀本来以为可以完全成功的事被他捅破了。
心态的重要性决定于你们看法。
心态是可以决定命运的。
【范文二】改变心态
改变心态,你能品到咖啡中的浓香;改变心态,你能望到黎明时的光亮;改变心态,你能触到冬日里的暖阳;改变心态,你也能听到人与人之间的心心相印。82岁老伯跳入水中勇救57岁大吗,事后老伯要求大妈对自己的见义勇为进行宣扬……关于老伯的的救人动机,我们可以暂时搁置一下,用几个例子不是也能找到其答案吗?
同样的救人,不同的结果。最美的69岁奶奶柴小女,当她看到四名儿童落水时,奋不顾身,跳入冰冷河水。当她竭尽全力救出一名儿童后,又再次扑向汹涌的河水……当她精疲力竭地去救第四名儿童时,她伴着河水永远地飘走了。但她的事迹和精神从未飘走,多少人被感动得潸然泪下。现在的老伯却被质疑其救人动机。我想说,虽然老奶奶与老伯救人环境不同,但其动机应该是相同的。老奶奶与老伯去救人,难道就是为了出名吗?难道只是为了炒作自己吗?如果是这样,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炒作?人类的本性——善良,是不应该被质疑的!
平凡中的伟大,此刻得到了突显。她,最美妈妈——吴菊萍,一个最平凡的母亲,在危急时刻,用双手稳稳托住中华民族见义勇为和善良的传统美德,让弱小的生命得以生存。但她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双臂严重骨折。她那一刻的唯一念头,就是冲过去接住那个即将坠落的生命。这难道需要“深思熟虑”吗?同样,老伯救人如果“深思熟虑”后,再决定跳下去,那个生命说不定早就消逝了。
同样的善良之歌,仍在奏唱。佛山好人陈贤妹,拾道德之荒;司机吴斌,转生命之盘;最美乡村女教师张丽莉,推出勇气之力……难道他们都是为了出名获利吗?在这个人性扭曲,自私自利的时代,我们不妨换一种心态去看待本应该得到肯定的事情,找到人与人之间最纯最真的东西——善良。
美德,需要人类传承;文明,需要有人践行;善良,需要有人诠释。有人做到了这些,就应该得到我们的肯定与赞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真诚,社会之风才能逐步得到净化,人类的善良才会不断发光闪亮!
【范文三】心态决定一切
君子闲时有吃紧的心思,忙处有悠闲的趣味,而愚人呢?闲时不知未雨绸缪,忙出不知苦中作乐,由此可见,心态决定一切。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有谁能想到,这样看淡生死的一段话,竟出自一位残疾人之手,正值最不羁狂傲的年龄,命运却忽的让他失去了双腿,该何去何从?路又在何方?经历了灵魂雪崩的他,疲惫不堪的他,终于看见了冥冥中等待了四百多年的地坛,那是无法抗拒的宿命,于是,地坛斑驳的漆墙,湿漉漉的苔痕,茂密的灌丛,不耀眼的阳光,从此就进入了他的生命,在地坛,他顿悟了一切,世间万物,草木一秋,人生一世,豁达通透,一清如水,在没有什么能羁绊他,在没有什么能束缚他,他告诉自己:必须跨过这道坎,一切都会过去。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正值壮年,却屡遭贬官,乌台诗案,结束了他的仕途,又何尝不是给了他一个新生?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他选择了淡然处之,微笑面对。对他不过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绝不为外物主宰,独步漫步在红尘濯浊之外,只愿抱明月而长终。江边一蓑烟草,一片缟素,那是对你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