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内容简介
《五经正义》中的最后一部,以杜预《左传注》为底本。 孔颖达等人认为,汉以来《左传》注本甚多,颇有兼取《公羊》、《穀梁》解释《春秋》者,相互抵触较多,只有晋杜预注取《左传》解释《春秋》,颇为得体,使经传前后浑然一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有此注疏而后左氏之义明,左氏之义明而后二百四十二年内善恶之迹一一有征",充分肯定了此书在唐代经学史、思想史甚至政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但也有学者认为,此书独尊杜注,以致扬弃汉儒之说,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处。现有《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等本。
卷十五 僖二十二年,尽二十四年 卷十六 僖二十五年,尽二十八年
卷三十四 襄十九年,尽二十一年 卷三十五 襄二十二年,尽二十四年
卷三十六 襄二十五年,尽二十五年 卷三十七 襄二十六年,尽二十六年
卷三十八 起二十七年,尽二十八年 卷三十九 起二十九年,尽二十九年
卷五十 昭二十一年,尽二十三年 卷五十一 昭二十四年,尽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