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於后必应於前,有诸内必形诸外;欲求真的,远朝不如近朝;要识生成,顺势无过逆势。
多是爱远大而嫌近小,谁知迎近是而贪远非;会之於心,应之於目。
三吉六秀,何用强求;正穴真形,自然默合。
死绝处有生成气局,旺相中审休废踪由;弃甲曳兵,过水重新营寨;排鎗列阵,穿珠别换门墙。
游龟不顾而参差,是息肩而传舍;连珠不止而散乱,似假道於他邦。
滚浪桃花,随风柳絮;皆是无蒂无根,未必有形有气。
若见土牛隐伏,水缠便是山缠;或如鸥鸟浮沉,脉好自然穴好;水外要四山来会,平中得一突為奇。
细寻朝对之分明,的要左右之交固;堂宽无物,理合辨於周围;水乱无情,义合求於环聚。
当生不生者,势孤援寡;见死不死者,子弱母强。
鹤膝蜂腰,恐鬼劫之去来未定;蛛丝马跡,无龙神落泊以难明;彷彿高低,依稀绕抱。
求吾所大欲,无非逆水之龙;使我快於心,必得入怀之案。
蜂屯蚁聚,但要圆净低回;虎伏龙蟠,不拘远近大小。
脉尽处须防气绝,地卑处切忌泉流。
来则有止,止则或孤,须求护托;一不能生,生物必两,要合阴阳。
有雌有雄,有贵有贱;其或雌雄交度,不得水為失度;倘如龙虎护胎,不过穴则為漏胎。
可喜者龙虎身上生峰,可恶者泥水地边寻穴;出身处要列屏列障,结穴处要带褥带裀。
当求隐显之亲疏,仍审怪奇之趋舍;犀角虎牙之脱漏,名為告诉之星;驪珠玉几之端圆,即是贡陈之相。
亦有穴居水底,奇脉异踪;更有穴在石间,剥龙换骨;水底必须道眼,石间贵得明师。
岂知地理自有神,谁识桑田能变海。
骨脉固宜剥换,龙虎须要详明;或龙去虎回,或龙回虎去;回者不宜迫穴,去者须要回头;荡然直去不关拦,必定逃移并败绝。
或有龙无虎,或有虎无龙;无龙要水绕左边,无虎要水缠右畔。
莫把水為定格,但求穴裡藏风;到此著眼须高,更要回心详审;或龙强虎弱,或龙弱虎强;虎强切忌昂头,龙强尤防嫉主。
两宫齐到,忌当面之倾流;一穴居中,防两边之尖射。
东宫窜过西宫,长房败绝;右臂尖射左臂,小子贫穷。
最宜消息,无自昏迷。
相山亦似相人,点穴犹如点艾;一亳千里,一指万山。
若有生成之龙,必有生成之穴;不拘单向双向,但看有情无情。
若有曲流之水,定有曲转之山;何用九星八卦,只须顾内回头。
莫向无中寻有,须於有中寻无;或前人著眼之未工,或造化留心以福善。
左掌右臂,缓急若冰炭之殊;尊指无名,咫尺有云泥之异。
傍城借主者,取权於生气;脱龙就局者,受制於朝迎。
大向小扦,小向大扦,不宜杂乱;横来直受,直来横受,更看护缠。
须知移步换形,但取朝山証穴;全凭眼力,斟酌高低;细用心机,参详向背。
内直外鉤,仅堪裁剪;内钩外直,枉费心机。
勿谓造化难明,观其动静可测;山本静,势求动处;水本动,妙在静中;静者池沼之停留,动者龙脉之退卸。
眾山止处是真穴,眾水聚处是明堂;堂中最喜聚窝,穴后须防仰瓦;更看前官后鬼,方知结实虚花。
山外拱而内逼者穴宜高,山势粗而形急者穴宜缓;高则群凶降伏,缓则四势和平。
山有恶形,当面来朝者祸速;水如急势,登穴不见者祸迟;趋吉避凶,移湿就燥。
重重包裹红莲瓣,穴在花心;纷纷拱卫紫薇垣,尊居帝座。
前案若离杂,但求积水之池;后山若嵯峨,必作掛灯之穴。
截气脉於断未断之际,验祸福於正不正之间;若见藏牙缩爪,机不可测,妙不可言;更有异穴怪形,我之所取,人之所弃。
石骨过江河,无形无影;平地起培塿,一东一西;当如沙裡拣金,定要水来界脉。
平洋穴须斟酌,不宜掘地及泉;峻峭山要消详,务要登高作穴。
穴裡风须迴避,莫教割耳吹胸;面前水要之玄,最怕衝心射胁。
土山石穴,温润為奇;土穴石山,嵯峨不吉。
单山亦可取用,四面定要关拦;若还独立无依,切忌当头下穴。
风吹水劫,是谓不知其所裁;左旷右空,非徒以益而有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