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
《仪礼》共十七篇。
《仪礼》与《周礼》、《礼记》一起,合称三礼。
《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
今本《仪礼》,应该说是一部体系和内容完备的著作。邵懿辰认为,“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记·礼器》),古来之礼,不止此十七篇,亦不止《汉书·艺文》
仪礼逐篇阅读与对照翻译
士冠礼第一原文 对照翻译 | 士昏礼第二原文 对照翻译 | 士相见礼第三 |
乡饮酒礼第四 | 乡射礼第五 | 燕礼第六 |
大射仪第七 | 聘礼第八 | 公食大夫礼第九 |
觐礼第十 | 丧服第十一 | 士丧礼第十二 |
既夕礼第十三 | 士虞礼第十四 |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 |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 | 有司彻第十七 |
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在孔壁中发现《古礼》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与汉初经生所传十七篇《仪礼》相同,但多出三十九篇。此三十九篇礼文久佚,学者称之为《逸礼》。
另外,《礼记》中有很多篇是直接解释《仪礼》的。
《礼记》有《冠义》释《士冠礼》;
有《昏义》释《士昏礼》;
有《问丧》释《士丧礼》;
有《祭义》、《祭统》释《郊特牲》、《少牢馈食礼》、《有司彻》;
有《乡饮酒义》释《乡饮酒礼》;
有《射义》释《乡射礼》、《大射礼》;
有《燕义》释《燕礼》;
有《聘义》释《聘礼》;
有《朝事》(《大戴礼记》)释《觐礼》;
有《丧服四制》释《丧服》,都不出《仪礼》十七篇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