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知古起诸吏,为姚崇所引用,及同升也,崇颇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道选事。崇二子并分曹洛邑,会知古至,恃其蒙恩,颇顾请托。知古归,悉以闻。上召崇,从容谓曰:“卿子才乎?皆何官也?又安在?”崇揣知上意,因奏曰:“臣有三子,二人分司东都矣。其为人多欲而寡交,以是必干知古,然臣未及闻耳。”上始以丞相子重言之,欲微动崇意,若崇私其子,或为之隐;及闻所奏,大喜,且曰:“卿安从知之?”崇曰:“知古微时,是臣荐以至荣达。臣子愚,谓知古见德必容其非,故必干之。”上于是明崇不私子之过,而薄知古之负崇也,欲斥之。崇为之请曰:“臣有子无状,挠陛下法,陛下欲特原之,臣为幸大矣。而由臣逐知古,海内臣庶,必以陛下为私臣矣,非所以裨玄化也。”上久之乃许。翌日,以知古为工部尚书,罢知政事。
姚崇与张说同为相,而相衔颇深,崇病,戒诸子曰:“张丞相与吾不协,然其人素侈,尤好服玩。吾身没后,当来吊,汝具陈吾生平服玩、宝带、重器罗列帐前,张若不顾,汝曹无类矣 。若顾此,便录致之。乃以神道碑为请。既获其文,即时录进,先砻石以待,至使镌刻进御。张丞相见事常迟于我,数日后必悔,若征碑文,当告以上闻,且引视镌石。”崇没,说果至,目其服现者三四,姚家急如崇戒。及文成,叙致赅详,时谓“极至”。数日,果遣使取本,以为辞未周密,欲加删改。姚氏诸子引使者视碑,告以奏御。使者复,说大悔恨,抚膺曰:“死姚崇能算生张说,吾今日方知才之不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道选事
拜:授与(官职) 知:主管
B.其为人多欲而寡交,以是必干知古
欲:私心 干:冒犯
C.挠陛下法,陛下欲特原之
挠:扰乱 原:宽宥
D.姚崇与张说同为相,而相衔颇深
为相:作宰相 相衔:相互怀恨在心
2.比较下列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然臣未及闻之耳 ②上始以丞相子重言之 ③卿安从知之 ④崇为之请曰
A.①②③④都是代词,其中①②③所指相同,④另有所指。
B.①④是助词;②③是代词,且所指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