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文言专题 > 诗词欣赏

敕勒歌 北朝民歌注音阅读与欣赏

[移动版] 作者:东方

 

敕勒歌 北朝民歌注音阅读

chì chuān   yīn shān xià      
   
tiān qióng   lǒng gài  
tiān cāng cāng   máng máng      
   
fēng chuī cǎo xiàn niú yáng      
   


作者背景

相传这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这首歌原为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

注词释义

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阴山:阴山山脉,起于河套西北。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

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篷。即今蒙古包。

野:为了押韵,此处也可以按古音读作yǎ。

见:同“现”, 这里不读jiàn。。

古诗今译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名句赏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北齐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壮美景色。前两句,写敕勒川的位置。把天比作穹庐,非常贴切,同时又让我们想起游牧民族的圆顶帐篷和他们的生活;后两句,用“天苍苍”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而“风吹草低”一句,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又把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生动异常。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雄浑天成,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

诗词赏析 

这首民歌反映的是阴山一带祖国山川的壮丽景色和敕勒族的游牧生活,意境开阔,感情真挚,描绘了一幅辽阔、富饶而壮美的草原画卷。

写草原,十分概括,抓住特点。如写天,突出描写天的空旷高远;写草原,极力形容它的辽阔无边,草肥牛羊壮。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风格雄浑朴实,语言朴素,在写景之中洋溢着对祖国山川的深深热爱的情感。

敕勒歌,北朝时游牧于阴山漠南一带的蒙古族民歌。歌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此歌最早见于唐李延寿撰《北史》,又见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史》还记述了一段故事:东魏孝静帝武定四年(546),高欢攻北周玉壁,惨遭大败,忧虑成疾,谣传其中箭将死。高欢闻之,勉强坐帐以安抚将士,令斛律金(人名)唱敕勒歌,自己则与之合唱。敕勒歌雄浑阔大,悠扬高亢的气势与南朝歌妩媚纤巧的风格恰成对照。这种壮美的审美范畴,成为内蒙古文学艺术的传统。敕勒歌至今仍脍炙人口,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查看更多敕勒歌 北朝民歌 阅读 注音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