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文言专题 > 诗词欣赏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原文、注释、翻译、在线朗读与赏析

[移动版] 作者:飘零书生604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原文、注释、翻译、在线朗读与赏析

说明:本文为华语网[thn21.com]飘零书生604老师整理的郑谷《淮上与友人别》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原诗】: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

①淮(huái):扬州。

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

③离亭:驿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

④潇湘(xiāo xiāng):指今湖南一带。

⑤杨花:柳絮。

⑥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

⑦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

⑧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

【作者简介】:

郑谷(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光启进士,官右拾遗,历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风格清新通俗。原有集,已散佚。有《云台编》三卷,《宜阳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鹧鸪》等。

【朗读节奏划分】: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写作背景】:

该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翻译】:

扬子江的岸边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晚风阵阵,从驿亭里飘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水和湘水流经的城镇(今湖南一带),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在线朗读】:

【简析】:

《淮上与友人别》是晚唐时期郑谷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将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的表达。

查看更多郑谷 淮上与友人别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