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文言专题 > 诗词欣赏

杜甫《阁夜》原文、注释、翻译、在线朗读与赏析

[移动版] 飘零书生604

杜甫《阁夜》原文、注释、翻译、在线朗读与赏析

说明:本文为华语网[thn21.com]飘零书生604老师整理的杜甫《阁夜》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原诗】: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释】:

⑴ 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

⑵霁(jì): 雪停。

⑶五更鼓角: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鼓、角,都是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

⑷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⑸ 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战伐:崔旰(gàn)之乱。

⑹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⑺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

⑻ 人事:指交游。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徒然、白白的。

【作者简介】:杜甫简介与生平     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朗读节奏划分】: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翻译】:

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

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

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

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

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翻译二】:

冬季,夜长昼短,光阴轮回,岁序逼人,沦落天涯,在霜雪方歇的寒冬夜。 

五更时分,鼓角声声悲壮,雨后玉宇无尘,倒映在三峡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消息传来,立即引起千家痛哭,哭声传彻四野。有好几个地方,渔人,樵夫们唱起了民歌。

诸葛亮、公孙述,他们不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吗?交游、亲朋间的慰藉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

【在线朗读】:

【简析】:

此诗前四句写阁夜景象,后四句写阁夜情事。《批点唐诗正声》分析说:“全首悲壮慷慨,无不适意。中二联皆将明之景,首联雄浑动荡,卓冠千古。次联哀乐皆眼前景,人亦难道。结以忠逆同归自慰,然音节犹婉曲。” 

全诗激越悲凉,气象雄阔,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慨。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编》称赞此诗“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是“老杜七言律全篇可法者”,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杜诗解》称赞此诗“笔势又沉郁,又精悍,反复吟之,使人增长意气百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