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九章·涉江》原文、注释与翻译
【说明】为方便大家阅读,以下原文为黑色字体,注释为蓝色字体,翻译为红色字体。
本文名著翻译系列,《涉江》是屈原晚年流放江南时的作品。叙述了诗人流放江南、飘泊沅湘、西入溆浦的行程和心情。他自陵阳出发,经鄂渚、枉陪、辰阳,一路自东北向西南,直到溆浦。这一路经过的都是极其僻远荒凉、瘴疠毒气迷漫的深山老林,环境十分险恶;但诗人仍不变心从俗,始终坚持理想,保持着高远的志向,充分表现了诗人绝不向恶势力屈服的战斗精神。
全诗感情起伏,回旋激荡,塑造了一个光明正大、坚贞不屈的完美抒情的主人公形象。
【原文】
余幼好此奇服兮①, 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②, 冠切云之崔嵬③,被明月兮珮宝璐④。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吾方高驰而不顾⑤。
驾青虬兮骖白螭⑥, 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⑦。
登昆仑兮食玉英, 与天地兮同寿, 与日月兮齐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⑧, 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⑨, 欵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⑩, 邸余车兮方林。
【注释】
①奇服:不同于常人的服装。
②长铗:长剑。陆离:长的样子。
③切云:冠名,古时一种高耸的冠。
④被:同“披”。明月:明月珠。珮:一本作“佩”,译文从“佩”。宝璐:美玉名。
⑤方:刚、正好。高驰:远走高飞。顾:回顾,回头看。
⑥虬:传说中无角的龙。螭:无角的龙。
⑦重华:舜的名。瑶之圃:生玉的园圃,据下文,当系指昆仑,传说昆仑山以产玉闻名。
⑧南夷: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此指楚国南部的少数民族。
⑨乘:登。鄂渚:洲渚名,在今武汉市长江中。
⑩山皋:山边。闻一多《楚辞校补》:“此非乱词,不当于句中用兮字。二句疑当作‘步余马于山皋兮,邸余车乎方林。’《离骚》二句连用介词时,每上句用‘于’,下句用‘乎’,此或同然。”
【翻译】
我从小就爱好这奇特的服饰啊, 直到老年这习惯也没有衰减。
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 头上戴着高高的通天冠。
缀着明月珠啊,身佩美玉串串。
世道混浊没有人理解我啊, 我要远走高飞,毫不留恋。
驾起青龙白龙车啊, 我与舜帝啊同游天帝的玉园。
登上昆仑山啊,把玉树花美餐。
我和天地啊一样长寿, 我和日月啊一样光灿灿。
痛心啊南方并没有人了解我, 天一亮我就渡过了湘水长江。
登上鄂渚我回头眺望啊, 唉,丝丝寒风凄苦悲凉。
让我的马儿在山边漫步, 把我的车儿停放在林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