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刘温叟传》“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原文及翻译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
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善楷隶。为人厚重方正,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书法。
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显德初年,升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录取进士十六名。
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有人向皇帝诬陷他,皇帝发怒,斥除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
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那些被斥除的人相继考中。
宋初,改刑部。宋朝初期,改任刑部侍郎。
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建隆九年,任御史中丞。
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遭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
三年,兼判吏部辁。建隆三年,兼任判吏部铨。
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天晚上回家从宫前走过,太祖正与中黄门数人偶然登明德门西楼,温叟前面骑马的侍从偷偷地知道了,告诉他。
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温叟下令像平常过皇宫那样传呼。
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制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第二天朝见时,温叟详细地说;“人主登楼非时,则近臣都希望得到降恩宽恕,护卫诸军也希望得到赏赐。
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我之所以呼喝开路走过皇宫的原因,是想向众人暗示陛下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
太祖善之。太祖认为他做的对。
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御史府旧例,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就以罚款补充。
温叟恶其名不取。温叟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
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任台丞十二年,多次求人自代。
太祖难其人,不允。太祖难找合适人选,不允许。
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开宝四年染病,太祖知道他贫穷,赏赐给他器币,几个月后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太宗在任晋王时,听说他清正耿直,派人送给他钱五百千,温叟接受下来,存放在厅西舍房中,命令府吏封署后离去。
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第二年重午节,太宗又派人送去角黍、执扇,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钱的人。
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看见西舍封记还在,回来后告诉太宗。
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太宗说:“我的钱他尚且不用,何况是他人的钱?
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从前接受下来,是不想拒绝我;现在过了一年还不启封,他的清节越是明显。”
命吏辇归邸。命令官吏把所送物品载回。
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这年秋天,太宗在后苑侍奉太祖用宴,在谈论当世有名的清节之士时,详细讲述了刘温叟以前的事情,太祖再三叹赏。
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雍熙初年,他的儿子炤被罢免徐州观察推官待选,因为家贫到朝廷请求注官。
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等到皇帝诏见时,太宗问他是谁的儿子。回答是温叟。
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令大臣罕有其比。太宗很悲伤,召宰相来谈他的事,并且说当今大臣很少这样的了。
因问: “炤当得何官:”于是问他:“炤应得任什么官?”
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宰相说:“免除待选作为厚恩。”
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太宗说:“他的父亲有清廉的节操,录用他的儿子入朝做官,是希望能够表示劝勉。”
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提升炤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炳、烨并进士及第。温叟的另两个儿子刘炳、刘烨都考中进士。
(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