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文言专题 > 文言文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 嘲俗儒》“相传有塾师 ”原文及翻译

[移动版] 作者:

阅微草堂笔记· 嘲俗儒》“相传有塾师 ”原文及翻译

相传有塾师,夏夜月明,率门人纳凉河间献王祠外田塍上。

相传曾经有位学塾的老师,乘着夏夜月光明亮,带领他的学生在河间献王祠堂外的田埂上乘凉。

因共讲《三百篇》拟题,音琅琅如鼓。

他一面讲《诗经》的模拟试题,琅琅的声音就像钟鼓。

又令小儿诵《孝经》,诵已复讲。

又叫小儿子诵读《孝经》,诵读完再讲。

忽举首见祠门双古柏下,隐隐有人。

他忽然抬头看见祠堂门前的两棵古柏树下,隐隐约约好象有人。

试近之,形状颇异,知为神鬼。

走近一看,只见形状颇为奇怪,知道是神鬼。

然私念此献王祠前,决无妖魅。前问姓名。

然而私下思量,在这献王祠前面不会有妖怪鬼魅,于是上前请问那些人的姓名。

曰毛苌、贯长卿、颜芝,因谒王至此。

只听回答说:“我们是毛苌、贯长卿、颜芝,因为拜见献王到了这里。”

塾师大喜,再拜,请授经义。

塾师大喜,再次叩拜请求传授经文义理。

毛贯并曰:“君所讲,适已闻,都非我辈所解,无从奉答。”

只听见毛苌、贯长卿齐声回答:“你所讲的我们刚才已经听到,都不是我等所理解的,无从奉答。”

塾师又拜曰:“《诗》义深微,难授下愚。请颜先生一讲《孝经》可乎?”

塾师又下拜说:“《诗经》义理深奥精微,难以传授我这极愚蠢的人。请颜先生给我讲讲一讲《孝经》可以吗?”

颜回面向内曰:“君小儿所诵,漏落颠倒,全非我所传本。我亦无可著语处。”

颜芝转过脸去说:“您的小儿子所诵读的《孝经》,文词漏落、次序颠倒,全然不是我所传的本子,我也不知从何讲起。”

俄闻传王教曰:“门外似有人醉语,聒耳已久,可驱之去。”

忽而听到传献王的的晓谕说:“门外好像有人喝醉了酒说话,刺耳的吵闹声已经很久,也该滚了吧!”

余谓此与爱堂先生所言学究遇冥吏事,皆博雅之士,造戏语以诟俗儒也。

我说这同爱堂先生所说学究碰到阴间小吏的事一样都是高雅有识之士编出的笑话,用来嘲骂那些志趣不高、目光短浅的读书人的。

然空穴来风,桐乳来巢乎。

但是门户空洞风就随之而来、桐子似乳头引来鸟雀筑巢(语出《庄子》)——流言蜚语也不是凭空而来的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