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文言专题 > 文言文翻译

苏轼《书〈孟德传〉后》“子由书孟德事见寄”原文与翻译

苏轼《书〈孟德传〉后》“子由书孟德事见寄”原文与翻译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

子由写的《孟德传》托人寄来了,我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并且对此感到讶异,认为有老虎害怕不敢恐吓人的事,这道理似乎可以相信。

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

但是世上还没有见到老虎而不害怕的人,就这样说这事有或没有,始终没有办法试验这件事。

然囊余闻忠、万、云安多虎。

但我又听说忠、万、云安地方上有很多老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有个妇人白天把二个小孩放在沙上而(自己)在溪水中洗衣服,老虎从山上奔来,妇人很慌张地沉进水里躲避它,二个小孩子在沙上戏耍,神态依然如故。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老虎仔细注视了很久,甚至去用头触碰(他们),希望其中一个能害怕,而小孩天真,最终不知道惊怪,老虎也随即离去了。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

意料老虎吃人,必定先使他遭受威吓,而(对此)不感到害怕的人,(老虎的)威吓不就没有地方施加了吗?

世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

(世间流传)说老虎不吃喝醉的人,必定要蹲坐着看守他,等待他醒来。

非俟其醒,俟其惧也。

并不是等他醒来,(而)是为了等他害怕。

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

有人夜晚在从外面回家,看见有一个东西蹲在他家门前,认为是猪狗之类的东西,用木棍打它,它便逃去,到了山下月光明朗的地方,(才发现)原来是只老虎。

是人非有以胜虎,而气已盖之矣。

这人不是有能力战胜老虎,而是他的势气超过老虎的而已。

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畏之,无足怪者。

让人不害怕老虎的,都是孩子,喝醉的人和不知道老虎的人,则老虎害怕他们,但这并不是怪事。

故书其末,以信子由之说。

(这就是我)写在书的最后的原因,来验证子由的言论。

栏目热点
热评资源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