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文言专题 > 文言文翻译

《新唐书县令挽纤》“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 原文与翻译

[移动版] 作者:

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何易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和通过什么途径做官的

为益昌令。他担任益昌县令。

县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易于身引舟。益昌离州有四十里远,刺史崔朴曾经在春天带着宾客乘船路过益昌附近,让百姓挽纤拉船,何易于亲自挽纤拉船。

朴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崔朴惊讶地问情况,何易于说:“现在是春天,百姓都在耕种养蚕,惟独我没事做,可以担负那劳役。”

朴愧,与宾客疾驱去。崔朴惭愧,和宾客们急忙骑马离开了。

 

盐铁官榷取茶利,诏下,所在毋敢隐。盐铁官征收茶业税,皇帝的诏书一旦下达,没有哪个地方官敢压下诏书不照办的。

易于视诏书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厚赋毒之乎?”何易于接到诏书,说道:“益昌的百姓不缴茶业税尚且难以活命,更何况再加重赋税来害他们呢。”

命吏阁(搁)诏,吏曰:“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邪?”他命下属把诏书先搁下不要理睬。下属吃惊地说:“天子的诏书谁敢拒绝?我们这些下属同僚会因此获死罪,而大人您难道能逃脱处罚吗?”

对曰:“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何县令说:“我怎敢独爱我一己之身,将祸害专家给老百姓呢?也不会推卸责任给你们。”

即自焚之。说罢他亲手把诏书烧了。

观察使素贤之,不劾也。省里的长官因为平时很欣赏他的耿直爱民,所以没有上奏追究这件事。

 

民有死丧不能具葬者,以俸敕吏为办。召高年坐,以问政得失。益昌当地有百姓死了而没钱办丧事的,何易于就拿出自己的俸禄让手下官吏帮他办;他还找来地方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开座谈会,询问施政的得失。

凡斗民在廷,易于丁宁指晓枉直,杖楚遣之,不以付吏,狱三年无囚。当有普通百姓被逮捕,他会嘱咐他们,给他们讲明是非曲直,然后就打些板子就把罪犯撵走了,不把犯人交给执法机构,当地监狱好多年都没有囚犯(理解为地方治安好吧)。

督赋役不忍迫下户,或以俸代输。当中央收税的时候,他不忍心逼迫贫穷人家,多次拿出自己的俸禄替他们缴税。

馈给往来,传符外一无所进,故无异称。节日送礼、互相拜访之类事,他除了送去拜帖跟符节之外,什么都不送(不贿赂的意思吧),因此也没有人给他说好话。

以中上考,迁罗江令。何易于在官吏考核中得到中上的评价,凭借这个升迁做了罗江的县令。

刺史裴度尝至其邑,导侍不过三人,廉约盖资性云。 州刺史裴休曾经到他执政的县去视察,引导和服侍的人一共才那么几个,他的廉洁、节约,应该是基于他的秉性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