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狐狸怕狐狸》“有狐居某氏书楼中数十年矣”原文与翻译
季沧洲言:有狐居某氏书楼中数十年矣,季沧州说:有个狐仙,住在某人的书楼上已经几十年了,
为整理卷轴,驱除虫鼠,善藏弃者不及也。它为主人整理卷轴,驱除虫鼠,收藏管理图书的本领,使那些收藏家望尘莫及。
能与人语,而终不见其形。它常与人对话,而始终不露其形。
宾客宴集,或虚置一席,亦出相酬酢,有时,主人宴请宾客,偶而为它虚设一席,它也匿形出来应酬,
词气恬雅,而谈言微中,往往倾其座人。它谈吐文雅,妙语连珠,令在座之人大为倾倒。
一日,酒纠宣觞政,一天,在宴席上,大家行酒令取乐,
约各言所畏,无理者罚,非所独畏者亦罚。令官宣布酒令规定:在座之人各说出自己所怕的人,而且要合乎情理,否则须受罚,如果说的人非自己一人所怕,也要受罚。
有云畏讲学者,于是,有的说怕道貌岸然的讲学家,
有云畏名士者,有的说怕卖弄风雅的名士,
有云畏富人者,有的说怕为富不仁的阔老儿,
有云畏贵官者,有云畏善谀者,有的说怕给官吏拍马屁的人,有的说怕精通逢迎之道的人,
有云畏过谦者,有云畏礼法周密者,有的说怕过份谦虚的人,有的说怕礼法太多的人,
有云畏缄默慎重、欲言不言者。有的说怕谨小慎微、有了话想说又不说的人。
最后问狐,则曰:“吾畏狐。”最后问狐仙,它说:“我最怕狐仙。”
众哗笑曰:“人畏狐可也,君为同类,何所畏?众人轰然笑道:“要说人怕狐仙,还差不多,您亦属狐类,有什么可怕呢?
请浮大白。”讲得没道理,该罚一大杯。”
狐哂曰:“天下惟同类可畏也。狐仙讥笑地说:“天下只有同类是最可怕的。
夫瓯、越之人,与奚、霤不争地;生活在福建、浙江等地的人,不会与北方的奚族人和霤族人争夺土地;
江海之人,与车马不争路。生活在江海中的渔民,不会与车夫来争夺陆路。
类不同也。这是因为他们非同类之人。
凡争产者,必同父之子;凡是争夺遗产的,必是同父之子;
凡争宠者,必同夫之妻;凡是争宠的,必是同夫之妻;
凡争权者,必同官之士;凡是争权的,必是同朝之官;
凡争利者,必同市之贾。凡是争利的,必是同一市上的买卖人。
势近则相碍,相碍则相轧耳。势利接近就会相互防碍,相互防碍就要彼此倾轧了。
且射雉者媒以雉,不媒以鸡鹜,猎人射野鸡时,要以野鸡做诱物,而不用野鸭,
捕鹿者由以鹿,不由以羊豕。捕鹿时则以鹿为诱物,而不用猪羊。
凡反间内应,亦必以同类;凡施用反间计作内应的,也必定是同类人;
非其同类,不能投其好而入,伺其隙而抵也。不是同类人,就不能投其所好,伺机而进。
由是以思,狐安得不畏狐乎?”由此可以想见,狐仙怎能不怕狐仙呢?”
座有经历险阻者,多称其中理。在座的一些有艰难生活经历的人,都称赞狐仙的话入情入理。
独一客酌酒狐前曰:“只有一位客人不以为然,他斟了一杯酒,敬到狐仙座前说:“
君言诚确,然此天下所同畏,非君所独畏。您的话确有道理,不过,狐仙并非您一人所怕。
仍宜浮大白。”因此,还是要罚一大杯。”
乃一笑而散。众人一笑而散。
余谓狐之罚觞,应减其半。我认为,罚狐之酒,应该减半。
盖相碍相轧,天下皆知之。因为相互防碍倾轧之事,尽人皆知并且都害怕。
至伏肘腑之间,而为心腹之大患,至于那种就潜伏在你的身边而将来可能成为你的心腹大患的恶人,
托水乳之契,而藏钩距之深谋,则不知者或多矣。那种假装与你是至友亲朋而心里则藏着陷害你的阴险计谋的恶人,那不知道的人恐怕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