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文言专题 > 文言文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女子乘舟图》“吴惠叔携一小幅挂轴”原文与翻译

[移动版] 佚名

 《阅微草堂笔记·女子乘舟图》“吴惠叔携一小幅挂轴”原文与翻译

吴惠叔携一小幅挂轴,纸色似百年外物,云得之长椿寺市上。吴惠叔带来一幅挂轴小画,从纸的颜色上可以看出,这画少说也有一百年了。吴惠叔说:他是从长椿寺市上买来的。

笔墨草略,半以淡墨扫烟霭,半作水纹,中惟一小舟,一女子坐篷下,一女子摇橹而已。画的笔墨潦草,一半是用淡墨烘成的烟雾,一半是水纹,只有中间部份画着一只小船,一位女子坐在船篷下,另一位女子在船头摇橹。

右角浓墨写一诗曰:“沙鸥同住水云乡,不记荷花几度香。颇怪麻姑太多事,犹知人世有沧桑。”画的右上角是用浓墨题的一首诗,那诗写道:“沙鸥同住水云乡,不记荷花几度香。颇怪麻姑太多事,犹知人世有沧桑。”

款曰:“画中人自画并题。”落款写道:“画中人自画并题。”

无年月,无印记。画上没有题年、月、日,没有盖印章。

或以为仙笔,有人认为,这幅画出自仙女手笔。

然女仙手迹,人何自得之?但是仙女的手迹,俗人怎么能得到呢?

或以为游女,又不应作此世外语。也有人认为,这是沦落飘游的女子所作,但是,此种女子又不可能讲出超脱世俗的话语。

疑是明未女冠,避兵于渔庄蟹舍,自作此图。我怀疑是明朝末年的女道士,因逃避兵乱,住在渔村,自己画了这幅画以寄托情思。

无旧人跋语,亦难确信。但由于画面上没有前人的跋语,所以,这个猜测也就无法确定。

惠叔索题,余无从著笔,置数日还之。吴惠叔请我在这幅画上题辞,我无从下笔,在案头放了几天,又还给了他。

惠叔殁于蜀中,此画不知今在否也?后来,惠叔死于蜀地,如今,这幅画是不是仍存于世,就不得而知了。

栏目热点
热评资源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