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苏州集》中,有《逢杨开府》诗云:“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韦苏州集》里,有《逢杨开府》诗说:“少时跟随武帝(唐明皇),恃恩干尽坏事。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街坊任意横行,罪犯藏在家里。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白天招人赌博,夜晚奸污妇女。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官吏不敢追捕,照样在朝任职。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随上骊山避寒,又去长杨打猎。一个大字不识,用酒消磨岁月。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自从明皇死去,沦落便被人欺。读书觉得太晚,拿笔学写诗句。
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两府(丞相御史)开始收录,礼部破格荐举。
非才果不容,出守抚惸嫠。不能胜任朝官,抚恤孤儿寡母。
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味此诗,盖应物自叙其少年事也,其不羁乃如此。忽遇杨家开府,忆旧不觉涕哭。”玩味此诗,乃是韦应物自写少年时历史,竟然放荡到如此地步。
李肇《国史补》云:“应物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其为诗驰骤建安已还,各得风韵。”盖记其折节后来也。李肇《国史补》说:“韦应物性情高洁,生活简朴,没有欲望,住的地方,烧香扫地然后才坐。他的诗很有建安风骨,情致过人。”这乃是他改正以后的事情。
《唐史》失其事,不为立传。《唐书》未录这些事迹,没有给他立传。
高适亦少落魄,年五十始为诗,即工。高适少年时也不得意,到了50岁才学作诗,但一作就很好。
皆天分超卓,不可以常理论云。这都是天资过人,不能用常理论断的。
应物为三卫,正天宝间,所为如是,而吏不敢捕,又以见时政矣。
韦应物为三卫郎,是在玄宗天宝年间,做事如此无法无天,然而官吏却不敢捕捉,那时时政的好坏,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