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高经历明”《南词叙录注释》中考选段原文逐句翻译
永嘉高经历明①,①高经历明:指高明,字则诚,瑞安人。经历,官名。永嘉高明在经历了明朝末年(的动荡后),
避乱四明之栎社,②四明:宁波又称四明。栎社:在宁波城南。到了四明的栎社躲避战乱,
惜伯喈②之被谤,②伯喈:这里指东汉文学家蔡邕,字伯喈。痛惜蔡邕(在民间戏文中)遭受诽谤,
乃作《琵琶记》雪之,于是他重新创作了一部《琵琶记》为蔡邕洗雪冤情。
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这篇文章用清丽的语言,洗刷了他之前不够出色的印象。
于是村坊小伎③,③伎:泛指歌舞表演。由此南戏从一种村坊小伎,
进与古法部④相参,④法部:指正宗的皇家乐曲。上升到可与古代乐部相比,
卓乎不可及已。表现出色,无人可及。
相传:则诚坐卧一小楼,三年而后成。相传高明在栎社的一座小楼上创作《琵琶记》,用了三年工夫才完成。
其足按拍处,板皆为穿。他(填词时)以足按拍,以至于楼板都被踩穿。
尝夜坐自歌,有一天夜里,他边填词边歌唱,
二烛忽合而为一,两支蜡烛的光焰忽然交错为一,
交辉久之乃解。交相辉映很长时间才分开。
好事者以其妙感鬼神,有人说这是因为《琵琶记》的文词高妙,感动了鬼神,
为剙⑤瑞光楼旌⑥之。⑤剙:同“创”。⑥旌:表彰,显扬。于是人们便将这座小楼命名为“瑞光楼”,以表纪念。
(选自《南词叙录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