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母中箭》原文 注释 翻译 练习及答案
【原文】
猿母中箭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墨客挥犀•三》)
【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
【翻译】
一个叫悟空的和尚,在长江边见到一只猿猴坐在树梢上,弋人趁它不注意,(用箭)射它,正好射中雌猿的腹部。那只母的叫了那只雄的来,托付自己的孩子给它,哀叫了几声,就把箭拔出来,掉地死了。射箭的人,把箭折了,丢了弓,发誓再也不打猎了。
【练习】
1. 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付子已 (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3. 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参考答案】
1、结束,完
2、射箭的人折断箭,丢弃弓,发誓不再射箭
3、射者为猿母中箭后把子女给托雄猿的情景所震撼
4、我们不要滥杀生灵,应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要尊重、热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