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文言专题 >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欧阳修《醉翁亭记》2009重庆中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移动版] 初中文言阅读

(2009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题。(15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名之者谁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云归而岩穴暝    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于负者歌于滁  负: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杂然而前陈者    陈: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第2 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3 段写“滁人游”“太守姿”“众宾欢” “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4.在欧阳修治理下,滁州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请你结合选文第3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对“滁人游”的景象加以描写。(50—80字,不得翻译原文)

 

 【参考答案】

1.(1)命名(2)聚拢(3)背(4)摆(每小题1分)

【点此查看《重庆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答案页第四份)】

【下载《重庆中考文言文阅读doc文档》(下载页第八份)】

4.可适当发挥想象,合理即可。示例:琅琊山上人来人往,人们扶老携幼,有说有笑,尽情游玩,有的游客引吭高歌,有的游客前呼后拥,一派欢乐热闹的景象。

 

栏目热点
热评资源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