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文言专题 >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刘元清《兄弟争雁》“昔人有睹雁翔者”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移动版] 佚名

刘元清《兄弟争雁》“昔人有睹雁翔者”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昔①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②。”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③宜。”竟斗而讼④于社伯⑤。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选自明·刘元卿《应谐录》)

【注释】:

①昔:以前,昔日。②烹:烧煮。③燔(fán):烤。④讼(sòng):裁决。⑤社伯: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社伯是一社之长。

【翻译】:

从前,有个人看到一只大雁在空中飞翔,便拿起弓箭来打算把它射下来,并说:“射下来后就煮着吃。”他旁边的弟弟却说:“行动舒缓的雁应该煮着吃,善于飞翔的雁应该烤着吃。”兄弟俩争吵不休,就一同到社伯那里去分辨是非曲直。社伯要他们将雁一分为二:一半煮,一半烤。但等到他们再去找雁时,雁已凌空高飞,无影无踪了。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昔人有睹雁翔者(    )    (3)将援弓射之(    )

(3)舒雁烹宜(    )          (4)已而索雁(    )

2.下列语句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竟/斗而讼于社伯           B.竟斗/而讼于社伯

C.竟斗而/讼于社伯           D.竟斗而讼/于社伯

3.“已而索雁”中的“已而”意为“ _____”;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与之意义相同的句例是“ __________”;请你再从学过的古文中写出两个与“已而”意义相近的文言词语 _____ 、_____ 。

4.翻译下列句子。

(1)舒雁烹宜,翔雁燔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看见 (2)引,拉 (3)应该 (4)寻找  

2.B  

3.不久,后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少顷、既而、未几”,等等。

4.(1)行动舒缓的雁应该煮着吃,善于飞翔的雁应该烤着吃。(2)之后他们再去找雁,雁已凌空高飞,无影无踪了。

5.启示:要想成功或实现理想,就要学会把握时机。否则即使条件具备了,同样无法达到目的。(意近即可)

栏目热点
热评资源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