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文言专题 > 文言文字词解释

文言实词“鄙”用法举例分析

[移动版] 作者:佚名

文言实词“鄙”用法举例分析

[鄙]bǐ

笔画数:13;部首:阝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鄙。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

轻蔑,看不起:鄙视。鄙夷。鄙弃。鄙薄。

品质低劣:卑鄙。

谦辞,用于自称:鄙人。鄙老。鄙见。吝啬:鄙吝。鄙诈(贪吝诈伪)。

最常见用法:

1边界地方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庸俗,浅陋,鄙俗

例: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3自称的谦词:

例:鄙人

4轻视

例:孔子鄙其小器

鄙用法全面分析

鄙bǐ【名】(形声。从邑,啚(bǐ)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同本义鄙,五酂为鄙。——《说文》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周礼·遂人》

县都之治。——《周礼·宰夫》

。注:“五百家为鄙。”以八卿治都鄙。——《周礼·太宰》

。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命司徒,循行县鄙。——《吕氏春秋》

。高诱注:“鄙,五百家也。”采邑;小邑辩其邦国都鄙。——《周书·职方》

。注:“邑曰鄙。”四鄙入保。——《礼记·月令》

。注:“界上邑。”又如:鄙野(郊外偏远的地方);边鄙残破边邑;边境群公子皆鄙。——《左传·庄公二十六年》

。注:“边邑也。”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蜀之鄙有二僧。——清·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鄙疆(边境);鄙县(边鄙小县);

查看更多文言实词 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