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文言专题 > 文言文字词解释

2006年中考文言文字词试题与解析(非课改区)

[移动版] 作者:libeo

 2006年中考文言文字词试题与解析
非课改区试卷

按地理方位由北向南排列
  长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芳草鲜美( ) ②屋舍俨然( )

③便扶向路( ) ④寻病终 ( )

2、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_____________,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宿于逆旅( ) ②良宵难遣( )

――第1、2两题考点句出自《桃花源记》,第1题考查的基本是古今异义,第2题考查成语;第3题考点句出自李肇的《王积薪闻棋》,考查多义词。

答案:1、①鲜艳美丽 ②整齐的样子 ③沿、顺着 ④随即,不久 2、世外桃源 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环境幽美的地方) 3、①旅店 ②排遣,消遣

  新疆乌鲁木齐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屠惧,投以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彼竭我赢,故克之

C.一狼径去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D.止增笑耳 非梧桐不止

――此设计基于阅读材料《狼》,实词和虚词均予考查。

答案:C

  衡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饮少辄醉。 辄:_____________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翼然: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2分)

A.斯须尽服之。 之:_____________

B.遇良医乃可济救。 乃:_____________

――第1题考点句出自《醉翁亭记》),①题考查副词,②题的“翼”是名词作状语;第2题考点句出自《华佗传》,考查两个文言虚词。

答案:1、①就 ②象鸟展开翅膀的样子 2、A代“药汤” B副词,于是,就
  荆州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百[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

1、词的用法、意义相近的一组是(   )

A.之:如镜之新开   暮寝而思之

B.其: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

C.者:似与游者相乐  得道者多助

D.为:山峦为睛雪所洗  子墨子解带为城

2、解释加点的词的词义。

①负势竞上 (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④于时冰皮始解 (     )

――基于一组选文,第1题要求在比较中辨析词的用法或意义,大多考查虚词;第2题则侧重于考查实词。

答案:1、C 2、①竞:争 ②可:大约 ③若:像 ④于:在

  莱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名之者谁 有仙则名

B.其西南诸峰 诸郡县苦秦吏者

C.醉翁之意不在酒 宾客意少舒

D.故自号日醉翁也 公问其故

2、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6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编号:068

字词 意思 例句 译句

蔚然 茂盛的样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翼然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士卒得无恙乎? ( )

②子发于是谢其母。 ( )

――第1、2两题基于《醉翁亭记》的节选部分设计,考查了活用与多义;第3题基于节选自刘向《列女传》的选文《楚子发母》设计,考查到古今词义差异。

答案:1、B 2、环:环绕,围绕 环滁皆山也。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滁州城四面环山)。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字词解释各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例句各0.5分,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译句各1.5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3、①疾病 ②道歉(谢罪或认错)(每词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海门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数讨山越 ( ) ⑵君宜顾之 ( )

⑶遂往诣蒙 ( ) ⑷肃于是越席就之 ( )

――考点出自节选且有改动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似为考查多义。

答案:⑴屡次 ⑵拜访 ⑶到 ⑷接近,靠近 (每小题1分)

查看更多文言语法资料
随机推荐